“月好共传唯此夜”,中秋的月亮是最明亮的,因为这个夜晚的月亮不仅是供人观瞻的,更是寄托思念的,是象征团圆的,是充满人间温情的。
“最团圆夜是中秋”,这是一个皓月当空的佳节,一年明月今宵多。不管经历了多少阴晴圆缺,这一夜的月亮最为圆满了:明月仿佛在海中沐浴一新,“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升上了表里俱澄澈的皓宇。“人间良夜,是年年八月中秋时节。万古青天当此际,正要十分澄澈”,赏月的人们“坐待银盘出海波,光华此夕看还多”,看月亮升起来了,看星星眨着眼睛。今宵的主角是这如飞镜般的一轮明月,闪烁的星辰和浩瀚的银河都是烘托明月的配角,“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面对“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的夜空,诗仙李白曾连连发问:“……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明月千里寄相思”,这是一个寓意团圆的佳节,时逢三五便团圆。不管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这一夜的人间最具温情了:思念好比被明月牵惹缠绵,“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期盼亲人团圆的心情化作了月下的无尽思念:杜甫曾在月下想到了离散的妻子儿女,盼望着“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的团聚,饱含人间深情;白居易望月有感于离散五处的兄弟,抒发了“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思念,真情感人肺腑;苏轼在中秋夜欢饮达旦大醉后也不望怀念兄弟苏辙,抒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成为千古以来人们共同的心愿。
“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但月圆的时候往往难以团聚,我们就会遥望明月寄托思念,祈盼亲人早日团圆。古人其实也有中秋夜难得团聚的遗憾和怅恨,如“伤心长记中秋节,今年还似前年月,前年月。那知今夜,月圆人缺”,清风明月苦相思,这个时节望月怀远往往让人难以入眠,“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月圆的时候,有多少思念飞向了浩茫的广宇,“今夜月明人尽望”,这圆圆的中秋月联系着我,牵挂着你,饱含了亲人的思念、父母的牵挂、爱人的相思。“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宵的主题是月下怀人,“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让我们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相见的视频和亲切的问候吧。“人间万姓仰头看”,看这明月朗照乾坤,“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不论贫富贵贱,明月不会嫌贫爱富,月下的人们谁都可以“相望千里共婵娟”。
“万古清光此夜圆”,这是一个清景无限的夜晚,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节是不多的几个有着美丽传说的佳节,嫦娥奔月的传说一代人接着一代人讲述着,使原本寂寞的一轮明月上变得如诗意的童话世界,不仅有美丽的嫦娥,还有捣药的玉兔,伐桂的吴刚……诗仙李白就曾举杯相问“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辛弃疾更是接连发问,《木兰花慢》问得妙:“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一宵当皎洁,四海尽澄清”,看一轮明月如晶莹的飞镜优游碧霄,品味那些美丽的传说也会使人凡心顿息,静气宁神。中秋月圆时,嫦娥独居广寒宫看人间万家团圆,心情是孤寂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是李商隐的想象嫦娥的心境,认为她幽居孤处是寂寞的。宋代晏殊的《中秋月》也说“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华孤”,想象嫦娥的居处是清冷的。是啊,与其寂寞独处在天上,不如人世间有欢乐也有忧愁交织,正是“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舒婷这样描述矗立于巫峡大江北岸的神女峰,嫦娥是矗立在月宫里的神女峰。牛郎织女一年可得一会,但嫦娥只能孤栖,正是“嫦娥亦是独眠人,牛女年年一问津”。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今夜月明;“三月秋光今夜半,一年人爱今回满”,今宵月满;“此夜中秋月,清光十万家”,今夜无眠。在这个丰收在望的时节,在这个花好月圆的夜晚,让我们共祝愿此生此夜月常好;在花好月圆的时刻,在人寿年丰的中秋,让我们共祝愿月色花香处处同;在清辉遍洒的神州大地,在长风万里的华夏城乡,让我们共祝愿国泰民安祖国好!
“皎洁一年唯此夜”,我给大家推荐明代徐有贞的《中秋月》,供大家赏月把玩吟赏:“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但愿年年岁岁月满高楼,岁岁年年美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