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时,传统旧习俗与科学育儿方法的碰撞在家庭中往往是无法避免的。
执笔:胡蝶
编辑:胡蝶
定稿:欧阳比文
坐月子是孕妇的一大关,各地都有许多关于坐月子的习俗,总的来说就是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
都说习俗是古人的智慧,而且家里的婆婆妈妈往往是这些旧说法的忠实拥护者。哪怕产妇想“相信科学”,自己的想法也会被一一否定。
30天的月子与其说是休养,不如说是在“受罪”,各种习俗轮番上阵,产妇往往难以招架,期盼着能解放的那一天早点到来。
看到两大箱产妇红糖,宝妈欲哭无泪
小薇生完孩子后并没觉得轻松多少,与分娩时的疼痛相比,坐月子才叫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折磨。
生完孩子后短短二十天,小薇体重已经涨到比怀孕时还重。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婆婆连续二十天的“疯狂投喂”。
每天10个煮鸡蛋雷打不动不说,红糖水不要钱一样往下灌,刚喝完了两袋,来探望的亲友又送了足足两箱红糖,还说是产妇专门喝的。
关键是每天这么多食物吃下去,婆婆偏偏又不让刷牙,小薇觉得自己已经要臭了。
想求求情刷个牙,婆婆义正言辞地表示,月子里刷牙,老了以后牙齿会松。
可是小微只觉得自己龋齿越来越严重,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自己的牙还能坚持到老了的时候吗?这些旧习俗简直让人欲哭无泪。
这些坐月子习俗为什么能流传至今?
坐月子不能刷牙,不能洗澡,不能洗头,要吃鸡蛋,喝红糖......这些禁忌几乎每一个生过孩子的都听说过,甚至有些女性真的照做了。
在旧社会,生活条件不好,缺衣少食,因此月子期碰水很可能让体质虚弱的产妇感染风寒,因此有了一系列忌讳。
而当时的人们没有什么有营养的食物,鸡蛋,红糖,小米粥是普通人能接触到的最有营养的食物,因此这个习俗就固定下来了。
孕期到底能不能刷牙?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仅能刷牙,也可以洗澡洗头发。老一辈的人没有我们现在的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也没有二十四小时热水的家。
在清洁身体时,使用热水,不要被风吹到,迅速擦干身体,吹干头发就没有什么大碍。刷牙也可以照常进行,漱口使用热水就好。
牙科医生表示,妊娠期妇女血液中大量的孕激素容易导致牙龈毛细血管扩张,产后若不注意口腔卫生,容易引起牙周炎症。
孕期饮食大多细软,容易藏在牙缝中滋生细菌,如果刷牙频率再跟不上,不论多好的牙也受不住这般摧残,真等牙都烂了可没处哭。
产妇多吃红糖和鸡蛋有无必要?
1.鸡蛋
通常情况下,一只中等大小的鸡蛋和50克的瘦肉相比,鸡蛋中所含有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量远远超过了瘦肉中的含量。
尽管鸡蛋很有营养,但也不能多吃,吃鸡蛋的过程中摄入过量的蛋白质反而会加重肠胃负担,分解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通常产妇每天吃鸡蛋3~4个就可以满足营养所需,其他食物应增加适量蔬菜和水果,保证营养均衡。
2.红糖
红糖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88%左右,营养物质主要为维生素B族及一些微量元素。
老人认为喝红糖能补血,排恶露,但目前尚无科学研究证明红糖的切实功效,最明显的作用是增加热量,毕竟喝进去的都是实打实的糖类。
想依靠红糖获得其中的铁质和维生素,远不如吃蔬菜水果来的高效和健康。
糖果妈妈叮嘱:
当产妇与老人因观念,习俗产生分歧时,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可以让老公支开老人,适度清洁身体,做好产褥期卫生。
我是糖果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宝妈,专注孕产和育儿,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