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送爽,秋光流金,又是一年丰收时。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想起老家,想起小时候那些农忙的日子。
农忙的季节就是日复一日的起早贪黑。
勤劳的农村人,淳朴的脾性,每一粒收获都是汗水。
顶着大太阳掰玉米,得穿件长袖衣服。因为钻到玉米地里,秸秆和叶子会把裸露的手臂划伤、还浑身发痒。
小时候,扛秸秆也是个苦力活。粗楞楞的玉米叶子能把脖子磨肿。
印象很深的还有剥玉米皮。看着拉回家小山一样的玉米堆,要蚂蚁搬家一样一个个剥好皮。手指剥得肿胀生疼,大人们甚至为赶进度夜里不睡觉。
摘花生。把花生一棵棵从地里拔出来,拉回家之后再一个个摘下来。需要体力,也需要耐心。
挖红薯。小时候力气比较小,拿不动大锄头,就用小锄头从旁边慢慢的松土,然后拉着藤蔓把红薯拔起来。
挖土豆。过去没有别的机器,只能一铁锹一铁锹地挖,没几下,手上就磨出大泡,只能咬着牙继续挖。
收大豆。大豆比玉米还等不得,大豆熟了不收割,会噼里啪啦地炸在地里。
一年里,除了秋收,还有麦收。那时候,农村没有现在的联合收割机,人们都是用镰刀割麦子。那份辛苦,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
最繁忙的还是打场扬麦。
为了颗粒归仓,农家人什么样的辛苦都愿意付出。
那时候的农活真辛苦,可现在回想起来,有苦也有甜,有累也有乐。
农忙时节的食桌是最丰盛的,有红有*,有滋有味。
新摘的豆角、又甜又面的红薯、烫嘴的玉米棒子……丰收,真好!
小孩子捡些新摘下的玉米、红薯,在地头烤着吃,又好玩又好吃,也算这几天辛苦的报酬。
红彤彤的、晶莹透亮的柿子,咬一口,满嘴香甜。
看着满眼的金*,再辛苦,也觉得日子充满盼头。
田间地头,到处是金灿灿的,到处是农民的希望。
家里的缸满了,瓮满了,还有什么愁事儿呢。
那时候的村庄回忆起来也都是温情。邻里一起说着话,干着农活,不知不觉夕阳西下。
小孩子在田里无拘无束地撒欢儿,空气里都是庄稼的香味儿,不知道什么是忧愁。
大人们手上忙着,但想着一年的嚼谷,孩子上学的费用都在手里,心里也踏实又轻松了。
干着农活,不知不觉月亮就升上来了,山村的夜晚寂静而温暖。
那个时候我们没有相机,也没有拍过什么照片。但是这些镜头都深深地刻在我们心里,永远不会褪色
9月23日,丰收节来了。谨以此致敬农村的父老乡亲,致敬那些难忘的童年时光,愿时光不老,家乡更美好!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