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农民如此勤劳,从二十岁打工到六十岁,干了
TUhjnbcbe - 2022/12/18 11:18:00

我自幼在农村长大,直到外出求学,才离开了村子。至今想起在农村的成长时光,老人说得最多的就是做人要脚踏实地,要本本分分,要吃苦耐劳。农民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五六十年代的农民,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耕耘在贫瘠的土地上,靠着并不先进的种植技术,产出了大量的粮食。到了七八十年代,农业实现了初步现代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离开了土地,走入到了城市,当起了农民工,开启了在城市的打工之路。再到现在,打工几乎是农民的最佳选择了,农村的不少80后和90后走起了和老辈人一样的路,从十几岁就离家开始打工了。

农民打工可不像城市人,心里有个盼头,直到到了60就能安享晚年了,对农来说,打工之路一旦开启,很难停下来,这点从农村60后身上就能看到了。除了打工年限多之外,农民所从事的工作,单天的工作时间也长,如果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工作时间,一天8小时算的话,我相信超过90%的农民工都超标了,农民正常的工作时间一般都是每天10个小时左右,所以前段时间王福重说农民“懒惰”的时候,把农民气够呛。农民的勤劳,毋庸置疑,可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想过没,那便是农民如此勤劳,从二十岁打工到六十岁,干了几十年,为啥不能富?

1、勤劳打工,肯定能保障基本的生活,可要想过得好,农民打工赚到的钱难以支撑

老话说“勤劳致富”,我觉得这样说不准确,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勤劳能保障基本的生活,无数农民的经历也说明了这一点,这些年,只要没偷懒,只要一直坚持打工的农民,基本上都过上日子过得还都可以,起码不会是村子里比较穷的那部分人,可农民也应该发现了,无论怎么努力,似乎达到了瓶颈,只能维持目前的生活状态。如果一旦停下来,或者松懈了,想保持目前的生活状态都有点难度。

农村有部分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不管是借钱也好,使贷款也罢,在城市分期买了房屋,结果今年由于青*不接,工作难找,有一部分人已经出现了断供的情况。对更多的农民来说,虽然不至于断供,但是也是在艰难支撑,其实农民有这个感觉也正常,因为前边已经说了,农民靠勤劳打工,只能保障基本生活,日子要想过得好,打工的收入难以支撑,除非有其他的机遇或者是天赋异禀,有了运气,才有可能。

2、农民缺乏保障,房、车、养老、教育已经掏空了打工者的钱包

我记得年在洛阳举办一场关爱农民工的活动,和其正的一个农民闲谈的时候,他说到了一点叫“同样是赚那么多,城市本地的人要比我们活得好不知道多少倍”,这句牢骚话,如果你去细想的话,也是实话。农民和城市人不一样,城市人再差劲,起码家里有个房子,有住的地方,然后养老的话,不用太操心,子女按片划区,也有学上,不用掏所谓的赞助费。农民可就不一样了,就算一个农民或者是农村一家中的所有打工者再努力,了不起了一月赚1.5万元,如果用这个钱把我们提到的这几项都刨除,还能剩下多少,我相信农民心里也有个大概了,这些东西早就掏空了农民的钱包,不能富只是必然结果罢了。

我觉得正是因为农民勤劳,所以才过上了丰衣足食,吃好喝好的生活,但这跟富还是有一定差距,农民保持现在的打工状态,仅仅是维持生活品质不会突然出现波动,不能富挣得有限,而且拿不到钱的情况不少,再加上前边提到的房、车、养老、教育等事情,让农民几十年来赚的钱维持在一个进出的均衡状态,没有留存,这个结果虽然扎心,但也是好事儿,起码农民的日子在一点点变好,虽然活得累点,总比过苦日子强吧。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分享,评论,让更多的农民都能看到。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民如此勤劳,从二十岁打工到六十岁,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