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乍起,思绪纷飞,曾有一人,只是路过你的人生,已经无法忘怀。
南朝的民歌里面有一首《子夜四时歌·秋歌》写道:“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这是一位女子写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的相思寄托。
秋天,由于季节的变化,天气由热转凉,慢慢地,原本烦躁不安的心,顿生凉意,客居异乡的游子最易思念故乡。但反过来远在千里的游子呢?更何况是情人之间的思念。
张籍也曾作《秋思》一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风的肃杀之气,使得木叶*落,百卉凋零。面对着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羁迫异乡的张籍不可避免会心生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杜甫也曾就着所见的秋天精致而抒情。他曾作诗一首《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中描绘的秋天的景色,让人看到了长江两岸的动态情景,表达出一种苍凉的常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
马致远也曾做过一首《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枯藤,老树,昏鸦,一片落叶渲染了秋色,沧桑的流年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辛弃疾在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作过一首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在古人的诗词里面,秋天总是忧愁,颓败,苍凉等消极意思。辛弃疾也是借由秋来表达了这样的愁绪,欲说还休,指的就是,想要说,但最终因愁绪太多,经历太多,对那些经历过的,想说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如何叙说,最终只能化为一声叹息,秋夏之心,借由秋天说愁,万般无奈,只能化作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