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总是生长着许多的野生植物,特别是野草,不管是田间,屋前,屋后或是山野林区,随处可见。秋季过后,乡下田间路边的小植物总会冒出一些金*色的小花朵,像极了野菊花,这不,前几天回乡下老家的路边见到过它。其实它并不是野菊花,而是老中医口中所说的潜在价值不菲的“千里光”。
“千里光”又名九里明、九里光、千里及、*花草*花母等等。为菊科草本植物,多生长于山坡,林边、路旁和沟边草丛中。它似乎并不那么喜欢热闹。野菊总是成片成片地出现,而千里光,都是单独一株,但一株千里光,就可以开出一整片的效果来。你认识这种植物吗?
古人说“有人识得千里光,一年四季不生疮”,虽然这句话在农村对于一些农民来说并不稀奇。但是话粗理不粗。在过去的农村,科学不发达,医疗条件落后,都是些赤脚医生,用的全是草头药。夏天季节,皮肤湿疹,长痱子的人不少,时常瘙痒,抓痕累累,遇到这种情况,人们就会想到用千里光,此草药对皮肤感染,皮肤湿疹疮疖,止痒有一定功效。它既可内服也可外用。内服是鲜药一把,熬制成汤喝,药有些苦寒,外用,用药碾碎敷在疥疮的皮肤上。也可以放在澡盆子里,给患者浸泡、身上的疥疮就会很快好起来,皮肤也会光滑亮丽。
千里光,不仅它的名字好听,而且外形特征也非常的艳丽。千里光的花序很特别,头上花序多数而分叉,在茎枝排列成复聚伞圆锥花序。顶端形成金色的舌状花细长,通常为8枚;中央的管状花金色的花柱伸出管状花,俏皮地一分为二,非常独特的视觉特征。
千里光入药的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本草图经》中,称其为*花演,夏秋采收,洗净炮制,鲜用或晒干。它具有清热解*、凉血消肿、清肝明目、杀虫止痒等功效。而现代社会药理学临床研究表明,有不少的新发现,临床应用流行性感冒,变形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还有抗病*、抗病虫等多重作用。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中医用药讲究“辨证论治”,文中介绍只为科普知识,不作为用药指导,如有需求请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