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之铃Seneciorowleyanus为菊科千里光属多肉植物,也有称其又称珍珠吊兰、翡翠珠、圆佛珠(区别于情人泪的佛珠)。绿之铃叶片多肉化成球形,叶片直径约0.5cm,豌豆般大小的肉质叶上有一明显纵线呈半透明状,当叶中水分特别充盈时,纵线处更显透明。茎细长匍匐生长,长度可达1m,可种植于吊盆使茎叶悬垂,其如蔓的*绿色细茎上,均匀地悬挂着十余粒至数百粒色泽苍翠深沉、颗粒圆润饱满的肉质叶,宛如珍贵的碧玉制作的佛家念珠一样,富有节奏而别具韵味。春季、秋冬季于叶腋伸出头状花序,管状花白色。
绿之铃的生长习性及养护方式绿之铃属于春秋型种的多肉植物,较喜水,喜欢沙质类疏松透气的中性栽培基质。绿之铃生长旺盛期为春、秋两季,由于绿之铃原产地冬暖夏凉,因此对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冷暑热的气候十分敏感,冬季只要注意保持不受冻即可,但夏季酷暑期往往由于管理上的不经意,就会成为植株死亡的高峰期。许多文献中都说,绿之铃越冬要保持在10℃~12℃。实际上,许多爱好者家庭栽培条件的气温都要比上述气温要低5℃~10℃(绿之铃的斑锦品种绿之铃锦越冬温度在2℃~4℃时就会受冻),但温度若低于0℃,绿之铃的肉质叶会凝结成冰豆豆,遇气温再回升时,肉质叶就变成一个个小水泡并发生溃破。绿之铃在夏季最低温度25℃~30℃以上时十分衰弱,尤其是夏季日温差过小时,极怕闷热和不通风。进入休眠期后,最好将植株置于半阴通风处并节制浇水,否则肉质叶极易脱落或腐烂。
紫章(Seneciocrassissimus),因叶片形状有些像鱼鳍,故也称鱼尾冠,为菊科千里光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植株呈多分枝的亚灌木状,高50~80厘米,茎、枝均为绿色,有时略带紫晕,表面粗糙,残留有老叶脱落的鳞状物。肉质叶片倒卵形,青绿色,稍有白粉,叶缘及叶片基部均呈紫色,叶长4~6厘米,宽2~3厘米。头状花序高50~厘米,小花群生,*色或朱红色。紫章枝叶挺拔,叶缘的紫色更是美丽迷人,养护容易,常作观叶植物栽培装饰家庭,也可地栽布置多肉植物温室。
紫章的生长习性
紫章原产马达加斯加岛的南部,习性强健,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和半阴,不耐寒,忌阴湿。生长适温15-22℃。春、夏、秋三季的生长期可充分浇水,栽培环境不能过于阴蔽,否则会导致叶缘紫色不明显,叶片变薄,植株缺乏生机,影响观赏,但夏季高温时可稍作遮荫,以免烈日曝晒。加强通风,避免潮湿闷热,以防烂根。紫章的生长期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冬季放在室内阳光充足处,盆土稍干一些,停止施肥,5℃以上即可安全越冬。每年春季换盆一次,盆土宜硫松肥沃、排水良好。可用腐叶土、园土、粗沙或蛙石各l份,混合后配制,并加少量腐熟的饼肥或其它有机肥作基肥。因紫章生长较快,栽培中可经常整形,及时剪去影响株形的枝条,以维持植株的优美。
银月Seneciohaworthii菊科千里光属多肉植物,也有称呼为银月城。银月是由着名的植物学家AdrianHaworth在年发表,原命名为Cacaliatomentosa,tomentosa为多毛的意思,特指其叶片圆柱形,肉质,多毛,后面分类系统更新和调整,学者为了纪念Haworth,遂改名为Seneciohaworthii。银月肉质叶轮生,排列成松散的莲座状,叶片两头尖,中间粗,呈纺锤状,表面包裹着厚厚一层白色绒毛,洁白如雪,形似弯月状,颇似银月。植株较容易长高,易群生。
银月的养护要点:
银月属冬型种,度夏较难,和小红衣,静夜之流归为度夏艰难户,甚至一度拉低所有带毛多肉的度夏水平,因此银月度夏要注意遮阴通风控水,避免阳光直射,减少浇水量,防止根部积水腐烂,配土可适当加大颗粒土比例。平时养护不宜大水,否则很容易烂根,干则浇透,不干不浇即可,在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银月的叶子会更加饱满,白毛会更加浓密,生长间隙也会更紧凑,缺光容易徒长,白毛稀疏。银月的叶片表面是一层白色的绒毛,摸起来有绸缎般的柔软触感,淋雨后,叶片会变成绿色,干了之后又会变为白色,颇为有趣,银月的绒毛一般不会轻易脱落,但如果保护不当,还是可能蹭落的。
普西莉菊(Seneciomweroensisssp.saginatus)为菊科、千里光属多肉植物,也称普西利菊。*褐色肉质根纺锤状,肉质茎短粗,具分枝,茎表皮灰绿至深绿色,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的普西莉菊呈紫褐色,有类似菊花状排列的黑色细花纹,叶簇生于肉质茎顶端,叶片细长,绿色,稍有白粉,在强光下稍带紫晕,叶早脱落,在肉质茎上留存疤痕。头状花序顶生,具长柄,花红色,夏、秋季节开放。
普西莉菊的生长习性及养护方式:
普西莉菊原产非洲南部干旱地区,喜阳光充足和温暖干燥的环境,耐干旱,稍耐半阴,怕积水,不耐寒,具有寒冷时休眠,高温时生长的习性,为多肉植物中的夏型种。生长期4-10月,应将普西莉菊放在室外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养护,即使盛夏也可不遮光。虽在半阴处也能生长,但肉质茎细弱,表皮菊花状黑色花纹不明显,长期在半阴处生长的普西莉菊切忌突然置于烈日下暴晒,以免灼伤表皮,应逐渐适应强光。高温时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节制浇水,莫施肥,注意通风,避免闷热、潮湿,否则肉质茎易腐烂,且易引起红蜘蛛危害。生长期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避免盆土积水,防止肉质茎腐烂,每月施一次腐熟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钾复台肥。冬季将普西莉菊放在室内阳光充足处,控制浇水,停止施肥,使植株休眠,能耐5℃左右低温。
紫蛮刀Seneciocrassissimus为菊科千里光属多肉植物,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又名紫金章、鱼尾冠、紫龙,包括紫蛮刀在内,这些名字都源于日文名字(难怪名字看着有点剑客的味道)。紫蛮刀,一心向上生长,叶子交错于主干上,基本无分支,高可达50~~80厘米,新生的茎、枝均为绿色,有时略带紫晕,老茎则呈现紫色,表面粗糙,残留有老叶脱落的鳞状物。形似豆荚的叶片垂直生长,青绿色,稍有白粉,叶缘及叶片基部在适当光照下均呈紫色。春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小花群生,*色或朱红色。
紫蛮刀生长习性及养护方式:
紫蛮刀习性强健,虽然是冬型种,但是夏季休眠不明显(以厦门天气为例),依然可缓慢生长。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盆土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紫蛮刀的繁殖可采用枝插繁殖,易存活。生长良好的紫蛮刀叶片的感觉饱满得见肉,而且叶缘都有漂亮的紫晕,配合挺拔的主干可谓丰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