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透过书写,认识真实的自己丨欢喜书法禅12
TUhjnbcbe - 2022/5/18 0:35:00

光间飞逝,一不小心已是与《欢喜书法禅》相遇的第11周。

这一周可一师对过去10周的书法学习进行了第二次点评答疑。

关于笔法、节奏、线条、黑白关系……同学们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随着练习的深入,大家也解锁了不同的书法形式。从横幅、竖条,到团心、扇面,妙趣横生。

笑笑同学作业

缘同学作业

第十一讲,可一师用40余分钟的时间,继续带大家沉浸式体验笔、墨、水之间的奇妙“化学反应”,在这场名为“书法”的游戏当中,寻觅中华传统文化的本源。

所谓的“书法禅”就是对所有过程的一个清晰觉知,我们修禅的人知道有时候要去,行禅走路从脚跟到脚掌落地,这个过程是要清晰的。我们不能心不在焉。你这件事做完了,怎么做的?不知道,稀里糊涂已经完了。

“禅”拒绝惯性。惯性就是无明。为什么要修禅?就是要从业力的体系解脱出来,进入到一个愿力的体系。愿力的体系是自主自觉自立的状态,而无明是麻木的、不知不觉的状态,是一种混沌的习惯。

我们也要避免在书写当中这种所谓的业力,稀里糊涂一蘸墨笔就落纸了,你刚才干了什么都是不清楚的。

我们注意这句话:“尝见有得笔法而不得墨法者矣,未有得墨法而不由于用笔者也。”这句话是指有人笔法对了,当时不懂墨法,现在初学同学大多有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想把书法玩好、玩精,这样才好玩。

——节选自《欢喜书法禅》

初阶篆书理论课11讲

12期部分学员分享感言

笑笑

透过书法,找到真正的自己

固定的套路和手法已显,想要跳出这个框框或者需要改变那些旧习,需要时间和精力,精力比盲目的时间堆积更重要。

不过我最不愿付出的就是用心两字了。

我喜欢看到肆意书写的那一半,那是我的真性情。

我不喜欢模仿,只想做自己。

可我擅长的是模仿,模仿得好时我便也以为那是自己,可是别人不会变成自己,自己也变不成别人。

透过书法我慢慢能分辨出哪个是真正的自己,我甚至看得出一个字里面这一笔与那一笔的区别。

那一笔下笔时受什么影响,是想到了字帖还是在模仿什么?心中是空茫还是哪一念,尽管不满意、不喜欢,偶尔甚至称得上厌恶,但却无可替代。

捷捷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听可一师的第二次点评,十堂课的练习后,对笔的拧转、线条的苔藓感、黑白关系有了更多体会,有点听懂了的感觉。

理论指导实践,练完字自己再看,能对着写完的字,自己想想笔画和结构问题了,再不是单纯地看写得像不像字帖,也不是靠助教师姐的评论来认知了。

但问耕耘,只管跟着去练,一切都是精气神换来的。这种体验很欢喜。

以上的体会,说明春节假期真的结束了,该收心啦!

放开书写,享受快乐

放开胆去练习,才能体验到书写的快乐。

飞燕草

书法并非一天两天的事

必须要坚持!

昨晚作业点评,我的条幅存在的问题——

火/有一笔,不是从树上长出来的;

落款字太小侧锋?

其它提到的还有:苔藓感、焊接感、白色空间也是线条、加速减力、墨的堆积量、收笔的形态……

虽说就那么几个要点…

但往往是注意了这个忘记了那个,要熟练掌握还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以后写的时候会注意感受这些细节,注重体验写的过程。

一念

笔墨芬芳,传递祝福

和你在一起的第85天,元宵节快乐!

钟馨葳

感性还是理性?

人生从来不是非黑即白

今天北京鹅毛大雪,感觉好多年没见过这么肆意飘洒的大雪了,看着窗外很是惬意!借用网络雪景图打个卡。

晚上听了后半段老师的点评答疑,有几点很触动,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1.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而是本能;感性的反面不是理性,而是麻木。本能的人不会成功,麻木的人不会幸福。

我一直觉得自己许多时候很理性,理性得无法真正享受生活中的各种快乐和美好。又觉得许多时候很感性,很容易被情绪打动。

偶尔我自己也迷惑,我到底算理性还是感性?写下这些字的这一刻,我意识到为什么一定要贴个理性或者感性的标签给自己呢?人难道不是复杂特征的混合体吗?

而晚上听到老师分享这一句的时候,我意识到因为前些年刻意努力,我正在努力回归本能,如果本能的人不会成功,我是不是有点儿矫枉过正了?

麻木的人不会幸福,我不麻木,为什么我体会不到太多的幸福?

还有,对于理性、感性标签的迷惑也反映出自己思维中非黑即白的对立性,造成了我想法和做事的局限性,无法有更多视角的创意产生。

上:阳君同学下:不二小朋友

2.看到不二小朋友的字,我在想如果回到小时候,还会有小朋友这样的童真吗?

很多时候说成年人保持一颗童心,其实我都不知道童心是什么样的状态,而我仅有的少数童年记忆也没有肆意玩耍体验快乐的场景。我该怎么找回童年记忆保有童心呢?

很感谢写字的过程,老师、助教们的点评和同学们的打卡,让我有了一段觉察反省的经历!

千里光

书法是人生的动力

本来只是去户外喷毡子,毡子一铺上就动了写字的念头,放下一切工作,拿出新毛笔“可遒”写起来。

“可遒”的确是比“遒”好写,因为软一些,拧笔容易点,笔画变化也多点。通过这几个月的练习,我才人生第一次体会到毛笔真的有区别,跟我认为喝茶没区别一样,总觉得那些会品茶的是不是瞎说,哈哈,估计也是很有讲究的~

昨晚上写心经还觉得没太大意思,今天就有点迷上了,想一探究竟。无论是书法还是心经本身。

今晚书法有免费21天学习营,正好让我呼朋唤友,一起学习,增加感情。

写书法也是人生奋斗的动力,朋友还没开始写就开始筹划要装修个大书房。

其实没有书桌也没关系,古人拿树枝都能当笔,以后我们爬山聚会,石头上一铺,也能当书桌。

我把在小区天然大书房写心经的照片发给朋友了,被花叔和师姐同学们点赞,笑称为最硬核广告,哈哈开心!

我发自内心地喜欢可一老师和花叔的欢喜书法禅,为书房打call,!

刘小佳

永葆好奇心,“怀旧”但不“厌旧”

新课来啦!

特别喜欢未知的东西,每次有新课都很期待。

以前会给自己贴标签—喜新厌旧。

这里有评判,总喜欢新鲜的事物讨厌旧的事物;

现在跟自己说“永葆好奇心,探索未知”,也可以怀旧而不是厌旧。

流水

在书写中重新审视本我昨天的答疑课听完,晚上失眠了。实在睡不着于是我又听了一遍可一师的解答。感觉我不是来学书法的,是拿着放大镜观照了一遍自己。原来我们真的不是十分了解自己的本我,平日里我们理解的仅仅是欲望的部分。

乌蒙

解压的同时,也能充实自己

一边听老师的第二次点评,一边习书,女儿从一旁凑过来,试着画了画,和“虫虫”干上了,原来上古的字是这样呀,真是减压!

虽然孩子完成了大学教育,但在文化这一块是空缺的,慢慢补上,功夫在知识之外。

True

爱你所爱,无问西东

"重":

背着行囊出远门的小人儿~

莫问前往何处,

爱你所爱,无问西东。

自由且轻盈,温婉而灵动。

梁志杰

欢喜、安静、幸福,

沉浸在自己的小宇宙里

喜欢涨墨,喜欢沉浸在自己的时间和写写画画的时光。

欢喜、安静、幸福,一边听红楼的讲解,红楼梦的书看过三四遍,电视剧看过两遍,现在重看又对各方面有了新的收获。

今天听了可一老师的理论课,昨晚听万老师公益课,现在听一个太极行走,感觉自己好忙,这么忙好还是不好?反问一句!

檀香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虎年情人节,前半生为情所感动、所困、所喜、所悲、所伤的我,忽然觉得应该写点与“情”有关的词句。

若能做个有佛心的“觉有情”已经很幸福了...最多情的是佛心慈悲之情啊!

忽然看到南怀瑾大师回答年轻人关于“情”的一篇文章里引用了古人云:“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大喜!立即搜索每个字,动笔直接写,第一次写大字条幅,距离不好掌握,尤其是在对面是墙的台子上书写。感觉不落款更好看,但是还是凑合了一下。半生半熟旧宣纸,四尺整张对开(似乎比新纸略宽略长)……不管怎样,有创作感,写完很激动!?????????????????????????

乐天

在尝试中前行

终于回到家,赶上12课更新。第一次写扇面,没注意尺寸,宽度不够。

从右往左字越写越小,笔画越写越细,落款依然是重伤。

明天继续努力。

小新

不完美的扇面初体验

今天新课,学习理论课和扇面创作,印章太大了,没有更小的印章。不太美……

止水

人间有味是清欢

有阵子没写大字了,今天又拿起“逸”,写几个千字文作业,感觉有点放不开的样子。

读林清玄先生散文,集字写了这幅“人间有味是清欢”,写了N遍才满意些。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迷茫无措,大家换来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也对真实的自我有了新的认知。

练字不怕犯错、不怕失败,怕的是不敢下笔、瞻前顾后。

书法如此,生活亦是如此。

挥斥方遒,不仅能在纸墨之间,感受到书法的美妙与震撼,还能在方寸之间回归本我,重获新生!

编辑:黎小雨

欢喜书法禅关键是好玩

扫码回复加入书法熏习训练营

(开课时间、课程安排都可以咨询哦)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透过书写,认识真实的自己丨欢喜书法禅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