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古人不同朝代,如何过中秋
TUhjnbcbe - 2022/5/2 14:29:00
治白癜风最好的方法 http://m.39.net/pf/bdfyy/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

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

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元·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春秋

“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中秋节粥饮食。”

——《礼记·月令》

“中秋”一词最早出自《周礼》,帝王会在这一天举行祭典,祭拜月亮,来祈祷来年的丰收。而在民间,因正值秋收,人们会将收获的果品粮食放在一起,全村的人一同庆祝。中秋对于孩子们,可能还是桂花糖的那一抹甜。屈原在《楚辞·少司命》中说到:“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即用鲜桂花、糖和酸梅腌制而成的桂花糖。

魏晋

唐孙位《高逸图》,图中描绘魏晋時期著名的“竹林七贤”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秋有月》

千百年来,人们把赏月,作为过中秋的定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

到了唐朝,中秋虽未正式成为节日,却已是百姓们每年约定俗成的节目了。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天子与民同乐的有趣传说。唐玄宗在中秋夜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跟随道士罗公远一起到了月宫,玄宗被仙女们的舞姿惊艳,梦醒之后作了《霓裳羽衣曲》,成了千古佳话。趣事还不止一个:有一年中秋,唐玄宗与杨贵妃正赏月吃饼,玄宗突发感慨:“胡饼,胡饼,饼虽好吃,名字难听”。善解人意的杨贵妃指着皎洁的月亮,回道:“中秋,赏月,吃团圆饼,不如就把这种饼称为月饼吧!”唐玄宗拍手叫好,从此世间就把这种带馅的小胡饼,称作月饼了。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北宋正式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宋时宵禁已除,在中秋的夜晚,人们会出门欣赏各色各样的花灯;人们还会将名为“一点红”的花灯放入河中漂流玩耍。

“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

“团圆节”的记载最早源于明朝。明人喜欢在中秋吃螃蟹,吃完后喝苏叶汤清口,并用它洗手,去除腥气。家人围坐在桌边,一边吃螃蟹,一边看中秋的神话戏曲,阖家欢乐,其乐融融。

在清代宫廷的中秋,习惯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芋头、花生、萝卜和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面放月饼和糕点瓜果。宫中月饼是按照皇家人口来制作的,被称为“团圆饼”,都非常大。祭月完毕后,每人一块月饼,意在阖家团圆。

来源:网络资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人不同朝代,如何过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