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正是三伏季节
辐射强、日头*、气温高、蚊蝇多
普陀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
先后奔赴东福山岛、虾峙岛、
六横岛、普陀山岛等地
开展第二次植被和植物多样性调查
据了解,第二次调查工作设立35条植物调查样线,其中,最长样线9.3公里,平均每条样线5.4公里。植被样方48个,植物多样性样方个。
打开相机,只见镜头下的紫茉莉
花蕊呈紫色,分外娇艳
阳光下的蜈蚣凤尾蕨
翠绿色的叶片,迎风摇曳
扎根大地的珊瑚菜
透着勃勃的生机
今年3月开始
由舟山市生态环境局普陀分局牵头
委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开展了为期4年的
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观测工作
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如普陀鹅耳枥、珊瑚菜、野大豆等相继被调查到;瓶尔小草、叶下珠、欧洲千里光等87种植物成为普陀的新记录。舟山市生态环境局普陀分局相关负责人:
此次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普陀植物资料,对研究和保护普陀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10月,调查团队将开展秋季植物调查,部分植被较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岛屿将作为植物调查的重点区域。
来源
舟山市生态环境局普陀分局
部分图片来源
东极发布、渔岛虾峙、六横发布、普陀山
编辑唐毓蔚审核
项燕娜签发
陈云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