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玉叶丛林水旱盆景制作过程(下篇)
原创作者
侯明刚
本文首发“侯明刚的美篇”,美篇号:
制作地点:广东中山中国灯都盆景园。
制作人:侯明刚、*财荣。
上篇《金枝玉叶风动式水旱盆景制作过程》主要重点放在怎么摆放驳岸石头。此篇也是金枝玉叶做的丛林水旱,从原材料和水旱形式上看和上篇几乎没什么区别。
此篇重点主要是怎么处理树与树的关系为主题,避免与上篇雷同而无看点和新意。
这棵是我选的主树。优点:粗壮挺拔有气势,主干正面结顶上面有个自然弯,过渡也很自然,左飘也很有力道向左扫出。缺点:主干正面无出枝(做丛林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把一盆盆有缺陷的盆景通过巧妙地构思与加工,达到+2的效果),有坦胸露腹一望无余之嫌。树下面的枝杂而繁乱。
先剪除有碍观瞻的左下枝。金枝玉叶极易扦插成活,剪的粗枝一点都不浪费,稍做修剪,成活后可以做水旱盆景的配树。(也就是这样想我才能原谅自己下手太狠了的缺点,找个理由可以继续再狠下去……)把对应的右脚枝去除。做盆景就是做关系,处理好各种关系做的就有味道了(主与次、虚与实、轻与重、疏与密、聚与散、动与静、险与稳、弛与张、藏与露、长与短、大与小、远与近等。)。为了树显得更高挺,也为了左飘枝下留有更多的空间,拉伸景深留有足够表现的空间。我把左下第二枝也去除了。主树修剪蟠扎后形态。在丛林水旱盆景树木组合中,这只算是初步造型。具体的取舍及枝向调整还要在种植确定后,再从整体上考虑对枝的处置。从树形态。以这棵金枝玉叶如果单棵造型上盆,无疑以这个照片为正面。在这盆丛林组合中,它的副干无疑会被主干遮挡,所以我上盆时准备顺时针微调转动60度,和主干错开,形成两棵丛林树状。修剪无用枝条然后进行蟠扎。蟠扎后效果图。配树形态取舍蟠扎后效果图。小配树。这次选用的是20厘米长椭圆形大理石盆。为增添动感,我加了一棵斜树,希望能在主体直立中求得一点变化。依然同上篇金枝玉叶风动式水旱盆景所采用的水畔式造型。我也想改下溪涧式或其它,恰巧这些金枝玉叶适合做水畔式,没有办法……用土做微地形,处理好树与树,岸与水等关系。中间出了点小状况,因为金枝玉叶都是种在大小深浅不一盆里,挑选主从树时仅以目测高度为准。脱盆后放在大理石盆高低一比问题就来了,主树太矮,左右枝都同从树“打架"。故垫高了主树根盘下的土仍然还有些局促。石头切割,再次审视整体关系,找出违和处加以改正。主树面无枝极为不雅,最后决定在主树右前侧再加一棵小树,用来遮挡主树正面无枝的缺陷。由于小树对后面双干丛树有影响,故将丛树向右稍移,让出空间。(稍有不尽人意,主树粗大的肉质根挡住了小树最佳的种植位置,向右和主干重叠,向左距离有些开,只有相左……)从此图看,有许多枝存在“打架"(相互遮挡过密而交叉)现象,这有违于自然。因为自然界中,植物向上向阳进行光合作用才能生长,趋光性造就了枝条的自然错落。主树右枝与从树树顶拥挤,先剪除了右枝下的鸡爪枝,并对从树树顶处向左拿弯,一是统一和谐整体向左的树势。二是有效降低高度,留有生存生长空间。配树树顶没有和整体统一且显得头重而烦杂,故删剪一点。主树左飘与从树背部臃堵不堪,这个枝我思虑再三……从树左倾只是求变求活,斜到此角度已达极限,继续左倾和整体构图不符。从树背上枝极具特色,去除从树大单薄而呆板。只有缩剪主树左飘枝。权衡再三还是忍痛割爱进行了短截。从树脚枝去除。岸石局部照片。俯视照片。做好了,感谢同事苏(伟堂)哥帮助拍照及图片处理。请师友们给予批评指正。精彩回放:
侯明刚:金枝玉叶风动式水旱盆景制作过程
侯明刚:蔡显华一棵附石榆的改作
侯明刚:借东补西一一虎皮榕的改作
侯明刚:黑骨茶水旱盆景习作
侯明刚:一棵文人博兰改作过程
侯明刚:红枫水旱盆景制作过程
赴韩学年老师品松丘学习交流掠影集
侯明刚:树木盆景改作水旱盆景的尝试——《俯览天涯》的创作
侯明刚:高提根胡椒木改作风恒式尝试
侯明刚:一棵小叶榆的改作
刘传刚雨林式盆景《雨林大观》作品赏析
韩学年盆景作品百看不厌!
中国盆景欢迎您!
随时欣赏的盆景展览馆
联系我们加小编,或
中国盆景艺术交流群: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