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30日晨读案例分享:
一、杜云兰师兄医案分享:
开四关+足三里+中脘病案分享:
首先感恩刘老师一直带给我高超的学习平台及董针,同时感恩杨光元老师昨天大爱分享调理中焦淤堵的针法。
杨老师会议讲解中焦淤堵针法及排寒针法。我昨天针了太冲、合谷+足三里,可能正对应我气滞中焦淤堵的体症。效果很明显,首先针开四关+足三里时,感觉面部以阳明经分布区城如两鼻翼旁,睛明,承泣等处,微微出汗,接着头顶及后背发热,我平躺后,双手上举,过了一阵,感到脚心,手心,尤以脚心发热!摸中脘区城有硬结,因此,又针了中脘穴。期间开始有打嗝,之后又以排气形式排出。留针1小时40分,感觉良好,上腹部渐柔软。感恩老师分享指导!
二、同登觉岸师父求助:
自从打了第一针疫苗后,就容易长痱子。
(打疫苗前长痱子放血刚好。)常常全身都痱子,针灸和中药,还有桑叶煮水喝和洗澡,总是好了一天,过一天又发,请教哪位老师有高招?桑叶,蒲公英都试过,都是好了第二天又发了。一喝二洗澡,反复快两个月了。
我以前都不长痱子的,衣服也只能穿棉的或带棉的。痱子是来广东后才长的。第一年太热长了一天就消了。第二年三天才消。没想到今天特别麻烦。快两个月了都不消。
自从有次头晕开始,医院开了一个星期的药,吃了第一天,第二天就满了痱子,别人说是排*,我也就喝完七天了。没想到不消,手上和耳朵刺血才好。打疫苗第一针后就反复发作了。可能身体也有关。这两天我的脚特别冰。
平时我用的一种肤得安是最快的,别人痱子还是我给的这个肤得安痱子立马见效,但这次好像都没什么用。
我试过呆在空调里一个小时,痱子全无,出房间就会感觉有点热,五分钟后,痱子就此起彼伏的蹦出来了。
自从19年艾灸肚脐后,三个月汗如雨也没开空调,心却清凉清凉的。就不大怕热。在太阳下也不感觉很热。后来最后一天晚上正大艾灸完,同寮大开后门,让我被山风包围,就打回原形了。第二天打坐就心口和肚脐就丝丝凉气像一根丝线一样不停的绵绵的进入我的身体,后来一个月出门没时间调转过来。冬季也没艾灸。
后来到现在就是身热心不热。而且还寒。躺着都出汗,坐着也出汗,一天湿换七八套衣服,但我就是没有热的很闷很烦躁的感觉。所以也不吹空调。
难治的严重的皮肤方面的,觉得还是耳朵刺血加委中放血最快,但我怕放血。所以比较慢。
李大林师兄:师兄好,用正气水放几瓶到水里洗澡试试看。或用蒲公英煮水洗,或千里光煮水洗。
白云师兄:夏天试着穿麻质的衣服、长裤,透气性好。皮肤痒的病症和心烦有点关系,试试藿香正气液,内服、外洗都可以。
我以前在陕西时,身上长疹子,当时镇上只有一个老中医,他说我是水土不服。只喝了一碗中药就好了。今年的夏天是很热,您找个中医把把脉,看身体虚在哪一块,是肝还是肾,还是肺?可能需要药补,还有锻炼身体,年轻可以跑步,年老就学太极拳,长时间打坐也能强身健体!
同时建议您不要晚上艾灸,下午找个时间,或者*昏时候。
范*师兄:用十滴水比正气水效果更好
张杰屏师兄:擦佑三软膏试试,也可以每天吃一小节佑三软膏,上星期我吃东西也发了,吃了佑三膏,好了。
吴素芳师兄:用炉甘石,效果好。药店都有卖。
三、觉玲师兄分享:
飞扬穴
类属:是太阳膀胱经络穴。
位置:在腓肠肌的后外、下缘,腓肠肌外侧肌腹前缘与比目鱼肌之间的缝隙。
五节:筋节、肉节。
取穴方法:
1.从昆仑往上沿着足太阳经的缝隙循摸至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之间。
2.飞扬位于腓肠肌从肌腱变成肌肉的部位,属较大的缝隙。
3.从昆仑沿着足太阳经缝隙循摸至第七个肉节,肉和肉或肉和筋之间的凹陷,即飞扬穴。
传统取穴方法:
1.在小腿后区,昆仑直上七寸,腓肠肌外下缘与跟腱移行处。
2.承山穴外侧斜下方一寸处、下直昆仑。
功效:
通络养筋、醒脑、清头退热、通络止痛、清风散热。
主治:头痛、癫痫、眩晕、目眩痛、腰腿痛、痔疮肿痛、膀胱炎、鼻塞、鼻衄、癫狂、痛证、筋急不能屈伸、下肢痿软无力、背痛、发热无汗、历节风、下肢瘫痪、膝酸痛无力、痔疾。
临床应用:
感冒,癫痫、精神分裂症、后头痛,眩晕症、鼻炎、鼻出血、类风湿性关节炎、痔疮、下肢麻痹、膝关节炎、腓肠痉挛。
现代研究针刺飞扬穴可以改善血钙代谢障碍。
古籍摘要:
《百症赋》曰:目眩兮支正飞扬。
《甲乙经》曰:恶人心惕惕然、痔疮痛、飞扬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飞扬、太乙、滑肉门、主癫疾狂吐舌。
《针灸甲乙经》:下部寒、热病汗不出、体重、逆气头眩、飞扬主之;疟、实则腰背痛,虚则鼽衄,飞扬主之;腰痛,颈项痛、历节汗出,而步履寒,复不仁,腨中痛、飞扬主之;癫狂疾、体痛、飞扬主之;痓互折、飞扬主之。
《类经图翼》:主治痔疮痛不得起坐,脚酸肿不能立,历节风不得屈伸。癫疾寒疟、头目眩、逆气。
配穴:
配委中:治腿痛
配足三里、阳陵泉:治下肢麻木、浮肿
配百会、后溪:治癫狂
配太溪:治头痛、目眩、鼻衄
配承山、秩边:治腿痛
配支正治:
1.头昏目眩,兼有表证者;
2.风寒为患、袭于经络,以致经气闲阻、四肢疼痛者;
3.热性病、恶寒发热不除者;
4.扭、挫受伤、经筋受损,痛在四肢太阳经脉所过之处者。
特别鸣谢大林老师、张红丽、龚红月等师兄参与资料的搜集,整理,排版,校对等工作,感恩!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雕刻时光经络读书会》。
将今天晨读的功德回向给所有人,回向给我们的祖国,祝福所有人都健康快乐吉祥每一天,也祝福我们祖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天下无疾。
整理:*小米;编辑:*小米;审核:张静萍。
祝您乐享健康长寿感谢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