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
在传入中国的早期,人们对茉莉花的利用比较直接,即作为香味饰物佩戴于身。《晋书》有“都人簪柰花”的记载,这些“都人”,当以都城女性为主。《本草纲目》说得更为明白,茉莉花“女人穿为首饰,或合面脂”。将茉莉花簪于头上者,现已不习见;但将其串成花球,系在衣襟上作襟花佩带,则一直沿袭至今。
《本草纲目》“合面脂”的记载,表明在明代时对茉莉花的利用已推进到制作化妆品,亦即在书中另一处所载的“蒸油取液,作面脂、头泽,长发、润燥、香肌”。这种“油液”现今已精制成芳香油精或茉莉浸膏,用于调合高级香精,应用于食品和高级化妆品的生产。茉莉浸膏主要用大花茉莉提制,主产地为南欧及北非,我国所产的小花茉莉也可用。
元人江奎有诗咏茉莉花道:“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应是仙娥宴归去,醉来掉下玉搔头。”茉莉株形玲珑秀丽,枝叶雅洁、翠绿欲滴;夏秋花开不断,花色洁白无瑕,清丽可人。而其花香尤为独特芬香,馥郁幽远,既有梅花之清芬,又有兰花之幽雅,更有玫瑰之甜郁,可谓雅俗共赏,故古人有“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之誉。
更令人称道的是,茉莉花多于傍晚开放。而一年中小暑至处暑期间,正是茉莉产花最多、品质最好的*金时节,称为“夏花”或“秋花”,其花大而重,色泽洁白,香浓而持久。正当夏秋炎热之际,若将一盆盛开的茉莉花置于室内,一定有“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的感觉。宋人卢祖皋就曾有《洞仙歌·赋茉莉》一词来描述这种夜赏茉莉花的感受,如其上阙云:“玉肌翠袖,较似酴醾瘦。几度熏醒夜窗酒。问炎洲何事,得许清凉,尘不到,一段冰壶翦就。”而同代文人史达祖在夜赏茉莉花之余,因荔枝与茉莉同盛南国,还产生了奇特的联想,他在《风入松·茉莉花》一词的下阙写道:“频伽衔得堕南熏,不受纤尘。若随荔子华清去,定空埋、身外芳名。”意思是由于茉莉花清雅高洁,植根佛基,才没有像荔枝那样被千里迢迢地揽入皇宫,得以保住了清白的名声。
茉莉花
7月前后花初开时,选择晴天下午或傍晚采收花朵,及时晒干透。干品气芳香,以朵大、花被合拢、花头圆滑、干燥纯净、柄短瓣厚、色洁白、香浓者为佳。
味辛、甘,性温。
理气开郁,辟秽,和中。
用于下痢腹痛,目赤肿痛,疮*等病症。
内服1.5-3克水煎服,或泡茶饮;外用煎水洗或滴用。
其叶(茉莉叶)亦供药用。茉莉叶味辛,性凉。功能清热解表。用治外感发热,腹胀腹泻等病症。内服3~6克,水煎服。另茉莉花的蒸馏液中药称为茉莉花露,其味淡,能健脾理气。多滴入茶水中饮用,但不宜久服。
有一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有关茉莉花入药的故事,说清代医家叶天士医术精到,30来岁时即名扬天下,民众且誉之为“天医星”。不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知道后不服气,便扮成一位白发老翁,找到叶天士,诉说耳心疼痛难忍。叶天士随便一笑道:“菜油浸茉莉花,滴耳即可也。”不料吕洞宾仰天一笑道:“哈哈,叶天士也如此头痛医头,医术不可尔尔。”叶天士本有些恼怒,但转念一想,老翁说的也不无道理:人体七窍相通,血脉相联,治病当求其本,便诚恳求教。吕洞宾未料他如此谦虚,便伸手让其诊脉,并考问道:“脉象如何?”叶天士沉思片刻,自言自语道:“六脉平和,非仙即怪!”吕洞宾大吃一惊,迅即飘然而去。是夜,吕洞宾托梦叶天士,赞道:“先生果然不愧为天医星下凡!那茉莉乃人间第一香,治耳心疼确有奇效。佩服,佩服!”
茉莉花
除药用外,茉莉花与饮食也有密切关系。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作为熏制茶叶的极好原料,这在明代《本草纲目》中已有记载,称其“亦可熏茶”、“亦入茗汤”。用鲜茉莉花熏制的茶叶,叫做“茉莉花茶”,既保持浓郁爽口的茶味,又兼具馥郁宜人的花香,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之一,也是享有盛誉的我国传统出口商品。
茉莉食疗与药用方
1.治感冒发热:
茉莉干叶3~6克,水煎服。
2.治头昏头痛,目赤胀痛:菊茉鸡片
茉莉花70朵,菊花3克,鸡脯肉克,小白菜克,花茶叶15克,鸡蛋(用蛋清)2只,清汤克,湿淀粉、盐、味精、料酒、胡椒面、葱、姜各适量。
将蛋清加湿淀粉调成稀糊。鸡脯肉剔去筋膜,片成极薄片,用凉水漂净,捞出沥干,用盐、味精拌匀,拖上蛋清糊,逐片理平放入沸水锅内汆熟,捞出放入克清汤内待用。菊花择洗净,沥干。花茶放碗内,冲入沸水泡约5分钟,滤去汁,再重新冲入沸水泡上。取出50朵茉莉花,每5朵用铜丝穿成一串,放于茶盅内,冲入沸水,并盖上盖放在大菜盘中央。小白菜取心洗净,用开水烫熟,捞出放凉水盆内凉透,再换干净凉水泡上。
另用锅烧热放清汤烧沸,于凉水中捞出白菜心挤干水分下锅,加盐、胡椒粉、味精烧入味,捞出放置于大菜盘周围。干净锅内放清汤克,并放盐、味精、胡椒粉,另把菊花和余下的20朵茉莉花放锅内烫一下,捞出不用;再从清汤内捞出鸡片下锅内,待沸后兑入约克花茶水,略沸离火,浇在菜盘中的白菜心上面(勿流入茉莉花盅内)即成。
上席时先将盅内的茉莉花分送给客人,然后再食菜。可佐餐适量食之。
3.治腹泻腹痛:茉莉花粥
茉莉花10朵,葡萄干10克,白糖克,糯米克。
将茉莉花择洗净。糯米淘洗净,下锅内,加清水适量上火烧开,改小火煮至米粒开花时,放入茉莉花、葡萄干与白糖,再稍煮即成。
可作早、晚餐,适量食之。
4.治下痢腹痛:
茉莉花3克,水煎服。
5.治食欲不振,营养不良,妇女血虚经闭:茉莉花汆仔鸽片
茉莉花25朵,鲜嫩鸽脯肉克,鸡蛋2个,清汤1毫升,盐、味精、料酒、白胡椒面、湿淀粉各适量。
将茉莉花择去蒂,洗净;鸡蛋去*留清。鸽肉剔去筋洗净,切成柳叶形薄片,用凉水略泡捞出,以净布沾干水分,放盐、蛋清与湿淀粉调拌均匀,再逐片埋平。
炒锅放火上,加清水,烧沸后锅离火,把鸽片逐片下锅,再略烧沸,氽透捞出。锅内放清汤烧沸,放盐、味精、白胡椒面、料酒并调好味;盛热汤再把鸽片略烫,与茉莉花同放汤碗内,再倒入清汤即成。
可佐餐,适量食之。
6.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
茉莉花适量,水煎熏洗患眼。
或茉莉花6克,金银花9克,菊花6克,水煎服。
或茉莉花6克,千里光、野菊花各10克,水煎服并熏洗患眼。
7.治血虚两目干涩,视物模糊:银杞明目汤
鸡肝克,鲜茉莉花24朵,水发银耳15克,枸杞5克,食盐、料酒、味精、姜汁、湿淀粉、清汤各适量。
将鸡肝洗净,片成薄片,加盐、料酒、姜汁、湿淀粉拌匀。茉莉花择去蒂,洗净沥干;银耳洗净撕成小片;枸杞洗净沥干。
锅置火上,加清汤并放料酒、姜汁、盐、味精,再下银耳、枸杞与鸡肝,烧沸打去浮沫,待鸡肝刚熟即离火倒入碗内,再撒上茉莉花即成。
可佐餐,适量食之。
作者下载我们的APP-知疗!
小病小痛不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