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读谭金辉6沐浴在诗意的辉光里
TUhjnbcbe - 2021/12/4 16:56:00

沐浴在诗意的辉光里

每日醉读谭校长的文章,时时感到沐浴在诗意的辉光里。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春风和煦,春光明媚,大地上的色彩开始丰富起来。春风轻拂着大地,吹开了树的容颜,吹醒了沉睡的小草,吹散了冰封的河水,吹红了含苞的花蕊,唤来了可爱的燕子。

蹉跎岁月,赠予我们丰富的阅历与经验;多味生活,赠予我们浓烈的苦辣与酸甜。平凡的生活中,月缺是画,月圆是诗,花开是景,花落是歌。每一种拥有都是幸福,关键是我们怎样看待,以怎样的心态去看待。

——《把生活活成春天的模样》

前天,和单位领导一起去吃饺子。

三月初春的微风,已经没有了冬天的冰冷,推门而进,老板娘的笑都是甜的,她招呼我们临窗坐下。我们边吃边聊,很是开心。

我终于明白,有些人的刻薄不足以支撑他走向生命更高层次的那份福气。

你若刻薄,别人一定用尖酸对你;你若大方,别人也一定报之以歌。正所谓,好人自遇好人救,恶人自有恶人磨。

心底无私天地宽,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

——《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

这是最近谭校长文章中的几段文字。它既有诗意的形象,也具思想的深刻;既具真挚的情感,也有生命的独悟;既是生活的赐予,也是灵*的酿造。

我有时想,无论老师还是学校领导,不少人在抱怨“时间不知到哪儿去了”,“太紧张、太累,没有时间”的时候,他思考的时间、写文章的时间来自哪里。这也只能用“心在的地方,时间就在”来说明。

谭金辉校长,是在用他真真的心、纯纯的情、大大的*构建一个绵绵杳渺的思想世界,一个鲜花满地的诗意世界,一个充满睿智、朝气和创造的世界。从学校的“好人文化”“大阅读”“微课程”的构建来看,他的思路宏阔而缜密,底座充盈而坚实,塔尖高耸而可攀,路径泥泞而明晰。昨天读到南城中学一个老师的诗,有这样的句子:越过万水千山,走过沧海桑田,梦想一直遥远,天空总是蔚蓝。拥抱曾经的执念,笑对生命的悲欢,用坚韧的臂膀撑起灵*的信念。我隐约感到,谭金辉校长,正用他深沉的思想、如火的热情、洞穿万物的睿智、丰沛的创意、杰异的才华,打造中国教育的新高地。他这里似乎凝聚着一种中国教育少有的气息,这气息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于学生发展,承担教育的未来,澎湃着新的创生力。在他的周围,聚集着一群,书写中国教育最美诗篇的人。

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从教近四十年,走了不少学校,目睹不少学校的兴衰,我充分感到一个校长在学校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少时候学校的兴衰系于校长一身。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这样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的确,校长是一个团队的灵*。一个好的校长,在当下的情况下,就是要能够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找到学校个性发展的路径,并且把个人对教育、对学校生活的理解融入其中。使学校能够超越体制化时代千人一面的模式而显现其独特的精神气质和风范。学者肖川就指出“他(她)仍然具有教育家的风范,但也不乏管理者的胆识和眼光;他(她)儒雅,坦荡依旧,却更多了一份敢闯敢拼的豪气;他(她)的内心世界依然高贵,可是平添了些许叛逆与革新的因子。”记得前几年我们县,投巨资兴建了实验高中,当时,不少人议论,如何选一个好校长,而我写了好校长的基本条件一文,基本内容为:好校长——

爱教育:爱是对教育的一种神圣感情。没有对教育爱的积累,就不可能形成作为一个好校长的人格基础。爱教育的校长才能有博大的人文情怀,才能真心瞩目学生的未来、诚心珍视老师的发展、决心促进学校的提升。爱教育是好校长的第一前提。爱教育的校长“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爱教育的校长足不出户,目不窥园;爱教育的校长逢困难之山而开路,遇困难之水而架桥;爱教育的校长以一种坚韧、一种牺牲、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度,创造教育的新纪元,并唤起、促成一种撼天动地来自大地的教育精神。爱教育的情感是在教育事业的奋斗中,在教育行为成功的喜悦中,经过长期的积累而产生的,真正持久恒长不变的教育爱,需要在几十年孜孜不倦、竭心尽力不息的探索中淬炼而成。

懂教育:懂是一种通透明澈的状态,是一种开放、动态的结构。懂是教育亲为的赐予,是一个校长在教育爱的推动下长久探索的结晶。所谓懂就是指清楚学校内部的运行机制,通透教育的内在肌理、规律,有调动老师、学生两个积极性的熟练方法和手段,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管用的方式和措施。懂就是不莽撞但能创新,懂就是讲科学不失灵活,懂就是入规中矩而又自由,懂就是知道如何创造学校竞争、进取的活态氛围,懂就是知道如何建构学校和谐向上充满创造的文化生态,懂就是对学校各种复杂关系的协调、把握,懂的核心是懂人包括懂自己,懂得师生的心态、欲求、向往以及对其有分寸的把握。

有担当。担当是教育的一种情怀,是良心的自觉。中国知识分子信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对家国的一种担当,所谓“多难兴邦”就是“难”能激发起人们的担当意识从而焕发出无穷的力量而使国家振兴。温总理有言“事不避难,勇于担当”。教育的担当要求的是一种牺牲精神,一种无私的行为和宽阔的心胸。担当就不能见困难就躲,见好处就要;担当就不能日日汲汲,“卿卿我我”;担当就要有一种生命气度,一种天下不能无我,有我必要成事的决心;担当就是为教育的振兴而来,为教育的振兴而去的坚定;担当就是“苟利教育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是“我以我血荐教育”的豪迈意志。

能创新。任何的创新不仅是一种诉求,更是一种行动。能创新才能有新景,才能平淡中超越,博弈中取胜。创新是欲望唤醒后,不息进取的收获。伟人说不满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杠杆,我们说永不言败、坚不服输是对创新的推动。创新的前提是积累,对人类一切优秀教育思想、教育成果的了解、深悟、融和是其关键,对教育的满腔热情以及对教育振兴的责任和使命是其核心,没有对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没有对振兴教育的焦灼燃烧而产生的理性力量,创新只能是嘴上的风景。创新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跃动,能创新是个人资质和使命感所凝成。创新既包括制度,也包括教育教学的模式,更包括思想。制度的创新建构一种新规范,形成一种新气象;模式的创新,提升一种教育力,形成一种新风尚;思想的创新,架起历史、现实、未来的桥梁,形成一种恒古有效的力量。

阅读谭校长,今天看来,还必须加上,一个好校长除了以上四点以外,还需要拔萃的才华,如火的热情,具有书写教育最美诗篇,让老师时时刻刻沐浴在诗意创造中的能力。

谭校长就是如此之人,他将成为中国校长群体中的星座!

陈宝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谭金辉6沐浴在诗意的辉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