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共盛世明月话团圆
杰森石膏板祝大家
中秋快乐阖家幸福
月到中秋分外明
又是一年团圆日
举头望明月
寄情千里光
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
我们期盼着与家人欢聚
共赏月、吃月饼、玩花灯
那么,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及民俗
你知道多少呢?
中秋历史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传统节日。
自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神话传说嫦娥奔月相传,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趁后羿不在家时,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不料直奔天上飞去。当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球上,从此长居广寒宫。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
吴刚伐桂相传吴刚在凡间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仙人把他留在月宫,令他砍伐千年不死之树——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桂树的高度约五百丈,吴刚每砍完一截,桂树便会自动愈合,日复一日,永无休止,以此来惩罚吴刚。吴刚伐桂的传说使得月亮又添加了几个雅致的别名,如“桂月”“桂宫”“桂轮”等。
玉兔捣药传说有三位神仙,化身为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和猴子都拿出了食物接济老人,但只有兔子没有。后来兔子告诉老人:“你们吃我吧”,就往烈火中跳了进去,神仙们大受感动,于是将兔子送到了广寒宫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传统活动赏月据说中秋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也必返夫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吃月饼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亲戚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玩花灯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习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杰森精品推荐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