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平常
和以往的年份并无差异
照常的上班工作
谋生糊口
不平常
比往年忙碌了许多
但我深知
能让时间留住的
绝不是虚名与热闹
要说今年略有意义的事
开始了做不容易做的
留守儿童公益
并因此认识了
许多投缘的新朋友
当然
更重要的事是
明白了
一切过往
皆为序幕
一月,威宁草海,夕阳里的芦苇荡。
与启文基金会小伙伴们的第一次,留守儿童过年新衣公益活动。
和以往不同的是,贵州威宁成了今年最经常的旅行目的地,反反复复的相遇与告别,或许草海的风景不再惊艳,但,心却因此而从容。
一月,为贵州留守儿童准备的新年贺卡。内文如下:
亲爱的同学
一年伊始,万象更新,能穿上家里新买的漂亮新衣服过年,那可是一年里最开心快乐的时刻啦!
启文的哥哥姐姐们,这次为大家准备了一套过年的新衣服,我们在广东的大服装厂里,精心挑选了质量特别好,款式特别漂亮,今年最流行的衣服和鞋子,希望同学们穿着新衣服过一个快快乐乐的新年,留下温馨美好的回忆。
也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启文的哥哥姐姐们也会一直陪伴着大家,我们一同快乐成长。
(小林撰稿)
兴隆厂小学,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如同墙上红彤彤的国旗。
和孩子们的交流,让我学到许多。
他们的乐观朴素,让我反思领悟。他们的脆弱敏感,让我心生悲悯。他们的成长,也是我的成长。
威宁草海里,一片温柔的羽毛。
记得《阿甘正传》里的开场,就是一片随风起舞羽毛。
其实,人生无常,又何尝不是一叶羽毛,只是落下之时,别忘了飞翔过的那片天空。
贵州,归程。
每次离开威宁,都要经过一片风车山谷。
那天清晨,雾起苍茫,朝阳闪烁,如若仙境。
二月,除夕,会湛江乡下陪妈妈过年。
妈妈像往年一样,都要蒸鸡拜神。
蒸好的鸡,还要摆上鸡血,上面再撒几粒粗盐,小时候,这是最热爱的美食。
吃拜神的白切鸡的话,都要配上香菜,后来在平常的日子里,吃到香菜,都觉得是过年的味道。
后来我对着这张拜神鸡的照片,画了一张“白切鸡之恋”。
我脚踏实地,鸡腿归我,你心怀远方,翅膀给你。
这句题词,其实是小时候和妹妹争鸡腿吃的时候,经常骗她的话。
大年初一,彻夜的鞭炮声,把村庄变成了迷雾森林。
这是乡下小孩最快乐的日子了。
今年因为工作努力认真,还成了学校的先进工作者,拿这个奖,我妈应该很高兴。
二月,昆明街头,公交车上女孩。
云南的女生,许多都是皮肤黑得发亮,眼睛也是黑得发亮,很美。
二月昆明,翠湖的*昏。
一本正经的大叔唱起了云南民歌,一本正经的大爷大妈跳起了伴舞。
二月,重庆长江边,洪崖洞的深夜。
为什么要从昆明跑到重庆,缘起已经忘记了,好像是和三峡有一个久违了的约会。
因为心念一动去旅行,才是最靠谱的理由。
重庆坐船,顺江下三峡,在奉节的白帝城,那天有很温柔的夕阳。
下三峡,乘的是一艘很破的客船,船上随意画些随意的写生。
只带了很简单的速写本和颜料,但画画这事,首先得要有闲适的心情与无聊的时光,所以这次漫长的三峡乘船,颇有受益。
奉节带上船的脐橙,吃剩了两只,成了这幅写生。
你不嫌我酸,我不嫌你矮胖,便是人间真爱。
元宵节,阳光灿烂的宜昌老街,学包汤圆的小妹妹。
宜昌的汤圆叫果团子,又软又糯又大,只要一块五一个。
三月,苏州慢书房的小画展。
太湖边的一家苏绣作坊,把国画二十四节气做成了苏绣,很是精美漂亮。
作老板开心地对我说,你的画比较简洁,绣起来省功夫,很不错!
三月常熟,阿兰若的分享会。
老板娘把去年公益画展上买的《爱莲说》挂在了店里最显眼的地方,还请我吃了一碗熏鱼面,改变了我以往不爱吃面的刻板印象。
四月,家乡湛江吴川的海边,沙滩上捡垃圾为生的老人。
老人家年纪很大了,肩背已经因为生活的重压变了形,他慢慢地走着,走一会歇一会。
我默默跟着他,一起走了很远,心里犹豫着,该不该跟他搭话。
四月,我们重回兴隆厂,这次的目的,是考察和调研协助兴隆厂教学楼的建设计划。
后来这个计划,有了许多阻挠和曲折,不过通过大家的集体智慧,想了许多办法,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公益的道路阻且远,但我们相信不忘初心,不改初衷,便可无愧于心。
就算帮不到所有需要帮助的人,能帮到一两个也好。
就算帮不了一个人的一辈子,在他最需要的时候,能帮他一阵子也好。
五月,花了三周的业余时间,写了一遍长十米,一字不误的《金刚经》,在失败了几次之后,已经大概掌握了不会写错的办法,无他,唯心静耳。
立志抄的心经千遍,已经抄了四百多遍,快过半了。
六月,重回兴隆厂。
这次,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几位志愿者一起,为有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家庭提供一对一帮扶。
这个一对一帮扶,我们固执地坚持,参加帮扶的志愿者,必须要到当地,与孩子认识建立初步的感情,才能开始。
大家到每个困难孩子的家里,做了家访,志愿者里的几个大男人,都因此落下眼泪。
罗云艳的奶奶,知道我们来了,把家里所有的核桃,都搬出来塞到我们衣服兜里。
奶奶还把家里存了三个月的土鸡蛋,一锅全煮了给我们吃,有好几十只。
虽然已经吃得很撑,我们还是坚持着,把这些土鸡蛋全吃完了。
六月的兴隆厂,还给孩子们捐了一批笔墨纸砚,大家都是第一次见到毛笔和宣纸,给他们上了一节简单的书画入门课。
短短一上午,肯定教不会画画,但希望孩子们心中能因此埋下一颗种子,说不定,以后他们之中会有人,成长为艺术的人才。
今年,讲课、讲座和分享会算起来,也有上百场,但这一次的课程,自己尤为难忘。
七月,东莞塘尾古村。
一对中年外来工夫妇,趁着下班的休息时间,串表链赚些零花钱。
*昏的塘尾古村,村口的水井依旧发挥着取水的功用。
这里大部分原住民已经迁出,住到了现代化的小区,在这里租住了十几年的外来工,成了或许的新东莞人。
七月暑假,大连开往烟台的渡海客轮上,碧蓝的渤海。
我从远方来,你说不想见,没关系,我只是来看海。
烟台的海边,日落。
渤海湾的夏天,清爽惬意。这里海边的烤鱿鱼,让人印象深刻,但今夏却感觉不如以往。
山东长岛,海岛上的花式早餐,品种多得眼花缭乱,有许多海鲜的制品。
这里实在是海鲜爱好者的天堂,赤贝刺身、海螺刺身都是一大碗一大碗的上,螃蟹扇贝则是一筐筐的上,让人欲罢不能。
山东威海,朋友的无花果客栈天台花园上的简陋晚餐,就随便吃了点海鲜,蔬菜都没上。
在威海,还试了一下念叨很久的韩式八爪鱼刺身,在筷子上扭动的八爪鱼触手,估计很多人接受不了。
山东青岛,栈桥边,海里玩耍的人们。
盛夏的北京,去北海划了船,去故宫打了卡,住在北锣鼓巷,这里很安静,一如十年前的南锣鼓巷。
记得有一年羁旅北京,住在南锣鼓巷,把每家能泡的酒吧都泡了一遍,似乎还在一个酒醉的深夜,听过赵雷的弹唱。
那些泡过的酒吧,听过的民谣,如今都不见了,南锣鼓巷也就变成了一条喧闹杂乱的购物街。
夏末,湖南常德,稻谷在灌浆,几根掉落的稻穗拼成的掌纹。
漫画里那句:“牵手时,生命线会交错”,就是此时在稻田边想出来的。
8月,昆明,七月流火,酷夏之时,最爱去云南避暑。
正是菌子的季节,对着下火锅之前的各种奇葩蘑菇写生,感觉所有的颜色都要用上了。
玉龙山下丽江城,玉湖村,赶马的父子,这里已经隐隐有了初秋的味道。
丽江束河,买了一本东巴纸做的本子,胡乱画了许多小画。
一年到头的忙碌岁月,就这几天略有闲适惬意。
大理诺顿,屋檐下等雨停。
大理诺邓,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以盛产井盐和火腿著名。
那晚在崇山峻岭里的诺邓村,农家院子里,和昆明一起自驾来的朋友,把车上带的红酒都喝光了。
大理巍山,云南最喜欢的古城,没有之一。
沉香客栈的躺椅,舒服得不得了,回家也要买同样的一张。
巍山街头的露天茶馆,有一只树上鸟窝里的雏鸟,不小心掉下来了,好在没摔伤。
对着这只雏鸟,赶紧画了一张写生,赶紧放回树上窝里。
大理洱海边,海西客栈,日落时分,渔民在收网,打上来许多小鱼小虾。
那晚,买了一点洱海的鱼虾,用顺德菜和湛江菜做法,亲手弄了个鲫鱼汤和爆炒洱海虾,得到大理朋友圈的盛赞。
大家纷纷建议,要我来大理开家“小林意境私房菜”,必定深得北上广深来此隐居的文青们追捧。
嗯,哪天下岗了就来,私房菜生意不好的话,还可以画扇子卖帮补家计。
九月,北京,中央电视台新馆楼顶,边开会边画漫画。
大家见到的漫画,许多都是在匆匆旅程中匆匆画成的,所以每次飞机晚点都特别高兴,又多了两三个小时画漫画。
还有一次在飞机上画漫画,空姐看到很喜欢,要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