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再点击“
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升阳,发表,透疹,解*。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痱子热痒,喉痛,突发肿*,胃热牙痛,口舌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
1.《本经》:主解百*,辟温疾、障邪(一作’瘴气邪气’)。
2.《别录》:主中恶腹痛,时气*疠,头痛寒热,风肿诸*,喉痛,口疮。
3.《药性论》: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露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脓血。除心肺风*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2]
4.《日华子本草》:安*定魄,游风肿*,口气疳匿。
5.《汤液本草》:《主治秘诀》:主肺痿咳唾脓血,能发浮汗。
6.《滇南本草》:表小儿痘疹,解疮*,咽喉(肿),喘咳音哑。肺热,止齿痛。乳蛾,痄腮。
7.《纲目》:消斑疹,行窃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
升麻的作用
升麻用于热*斑疹、牙龈浮烂恶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疡等症。本品清热解*以治胃火亢盛的牙龈浮烂、口舌生疮及咽喉肿痛,临床常与石膏、*连等配伍;对热病高热、身发斑疹以及疮疡肿痛,升麻又可配银花、连窍、赤芍、当归等同用。
升麻用于麻疹透发不畅。本品发表力弱,一般表症较少应用,因其透发作用,故多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常与葛根配合应用。
升麻一药,主要有升举透发及清热解*等功效。它的升举透发的功用与柴胡、葛根相近而力较强,配柴胡则用于升提,配葛根则用于透疹。至于它的清热解*的作用颇佳,这是它的特点,配*连、石膏可用治胃火齿痛,配*芩、连翘、牛蒡子、板蓝根等可用治头面丹*。
升麻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症。升麻的升举阳气作用与柴胡相似,故两药往往相须为用,并多配补气药*参、*耆以升阳举陷。
升麻还可用治产后尿潴留、莨菪类药物中*、副鼻窦炎、多发性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婴幼儿秋季腹泻、痔疮、帕金森氏综合征等多种病症。
升麻鳖甲汤方(《金匮要略》),治阳*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者。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治气虚下陷,少气懒言,发热,自汗,渴喜温饮,久泻,久痢,子宫下垂,脱肛,清阳下陷等证。
升麻葛根汤(《阎氏小儿方论》),解肌透疹,治伤寒,温疫,风热壮热,头痛,肢体痛,疮疹已发未发。
升麻丸(《圣惠方》),治喉咽闭塞,津液不通。
升麻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益气升陷,治胸中大气下陷,气促急短,呼吸困难,脉沉迟微弱。
采用升麻贯众汤(升麻10g,贯众12g,白芷10g,金银花10g,苦参6g,蒲公英10g,紫草6g,牡丹皮6g,千里光12g,甘草10g,绣球防风10g,蝉蜕6g)治疗神经性皮炎,取得了较好疗效(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3(1):3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