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萤火虫之墓眼泪背后,愿每个孩子被温柔
TUhjnbcbe - 2025/3/1 18:40:00
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如果你能看到我的世界里那些渐渐消逝的美好,你就能体会到现在所拥有的幸福。”——题记

“你在干什么呢?”

“我在给萤火虫造墓呀。”节子低垂着头,又说道,“妈妈也在坟墓里边吧?”

清太正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她接着说下去,“我听阿姨说的,妈妈已经死了,埋在坟墓里边。”

清太这才第一次泪水盈眶……

这是日本作家野坂昭和根据自身经历攥写的小说《萤火虫之墓》中的一个场景。

作为日本第58届直木奖获奖杰作,《萤火虫之墓》从出版至今,翻印过无数次,由其改编的同名动画、电视单元剧版及真人电影也广受好评。

作为一部反映普通大众,特别是孩子在战火中痛苦与挣扎的小说,《萤火虫之墓》用虚构与真实记忆不断交织的方法,深深切入赤裸的现实,直面如此的残酷凄凉,字里行间始终充溢着一股朴素坚韧的力量,给人强烈的震撼,也不断地唤起人们思考:

战争之于普通人,究竟带来了什么?

01

“到底是几号呢?到底是几号呀?”

清太就这样一心惦记着此事,停止了呼吸。

小说的开篇,主人公清太蜷曲着后背,靠在省线三宫站内海滨一侧那瓷砖剥落殆尽、水泥裸露无遗的柱子上悄然离世。

直到第二天,站员才小心翼翼地挪动他的尸体,在清太那爬满虱子的腰围里有一个水果糖罐。

轻轻一挥手,水果糖罐被抛入站前黑暗的、布满杂草的焦土上,覆盖在糖罐上的盖子打开了,一些白色的粉末散在空气中,还有三块小小的骨头碎片——那是节子,清太的妹妹,一个月前,死于急性肠炎。

天空中,受到惊吓的萤火虫,闪烁着慌慌张张的光,点点萤火在战后依旧阴沉的天空中,烂漫而美好。

当清洁工人无情的把糖果盒丢进暗黑的夜里,他并不懂得,他丢弃的是什么。

这盒水果糖罐曾经承载了父母双亡、流离失所的两兄妹对生活所有的希望。

在寄人篱下备受欺辱的日子里,在那些用小小的身躯咀嚼苦难的日子里,糖果和就是节子的快乐和精神支柱,支撑起她对未来的盼望与期冀。

然而,没有了,白色的粉末,小小的骨块,抛洒在空中,和萤火虫的幽暗的光交叠着,童真与残酷对立着,泼泼洒洒,飘飘散散,终归湮灭了,再寻不到一丝痕迹……

木心先生在《西班牙的三棵树》中说:“萤火虫是会呼吸的钻石”,皎皎如星河般绚烂。

而尊崇万物有灵论的日本人,见到萤火虫时,总会亲切叫一声“けいか”!尤其是在夏天,躺在草坪上,天空中的萤火虫一闪闪的,格外美丽动人。

可转瞬间,那份静谧美好的点点萤火便和铺天盖地的火光重叠,密密麻麻的曳光弹,带着冷酷的温暖,四散而下,让人恐惧而悲伤。

时间退回三个月前,那时的清太从未想过战争与他有什么直接的联系:父亲是一名海军大尉,母亲温柔而善良,妹妹可爱懂事,而他则和这个年纪所有的男孩一样无忧无虑的成长。

当第一颗炸弹从B-29轰炸机上呼啸而下的时候,片刻的寂静甚至让他产生了幻觉,仿佛一切都那么的不真实,可随之而来的巨响将他拉回了现实,也将他的世界摧毁到分崩离析,破碎不堪——

“妈妈的身上半身缠着绷带,两只臂膀好似球棒一般直挺挺的,脸上也包了一层又一层,唯有眼睛、鼻子和嘴巴露着黑洞洞的孔,鼻尖宛如天妇罗的面衣……”

记忆中温柔美丽的母亲,此刻一动不动,浑身缠满了绷带,那绷带上渗满了血,上面叮满了无数的苍蝇。

她死了。

甚至清太都顾不上为母亲嚎啕痛哭,她就和其他遇难的人一起,被工作人员用草席潦草的裹起来,扔上了卡车。

再见到母亲时,是一只用烧焦的木柴写上名字的木盒,里面一截雪白的指骨有些突兀的在焦黑的木盒无声躺着,仿佛想要说什么,却终究换做了一声轻不可闻的叹息……

02

生命于战火而言,就像那明明灭灭的萤火,转瞬即逝,即使在时隔70年后的今天,硝烟带来的死亡威胁从未远离。

面对摄影师的镜头,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只是一瞬,快得让人几乎捕捉不到。

下一秒,紧咬着嘴唇的女孩,缓缓地举起了手,那双原本稚嫩的小手紧紧地握成拳头,眼神里满是让人心疼的迷茫与乞求。

女孩的名字叫AdiHudea,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叙利亚。

阿拉伯古书曾经写道:“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空中,大马士革与之齐名”。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90分钟,枚导弹倾泻而下,战火“染红”了大马士革的夜空。

AdiHudea的父亲死于年的一场大屠杀,此后她一直和母亲生活在难民营。

不知是太过熟悉杀戮,还是太过畏惧死亡,当摄影机的长镜头对准她时,她下意识以为那是机枪,那高高举起的手臂下是她面如死灰的小脸,木然而悲伤……

有人说:战争中看不见天理对错,有的只是人类不断冲破道德底线,无限接近撒旦的疯狂的脸。

而孩子则是这如地狱般可怖战争中最无辜的“祭品”——

年,叙利亚城市阿勒颇遭受空袭,救生员从废墟瓦砾中将5岁小男孩达克奈什(OmranDaqneesh)救出。

小达克奈什独自坐在救护车座椅上,身上布满灰尘和血迹,不哭不闹,淡定的擦拭脸上的血迹。

眼神中对死亡的司空见惯与漠然,深深刺痛了所有人的神经。

“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或许这个双眼充盈着泪水的小男孩帮小达克奈什问出心中的问题。

本应在父母怀中撒娇、在教室中学习、和小伙伴嬉笑玩耍的年纪,他们被迫接受了生活的残酷。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相关报告表示,截止年底,全球有约万人因武装冲突和暴力成为国内流离失所者,其中万估计为儿童。

无休止的轰炸、躲避、在轰炸、再躲避成了他们最常做的事情,亲人们一个个撒手离去,温暖的家园早已是一片废墟,颠沛流离伴随着隆隆的枪炮则成了陪伴入眠的摇篮曲……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究竟做错了什么事情?

03

而对于清太来说,生活的重压使他连思考这个问题的勇气和时间都没有。

母亲死了,父亲杳无音信,但生活还得继续。

那种连哭都不能出声的绝望,这个还只有14岁的少年坚强到一肩扛下。

“妈妈的身体还疼吗?”“嗯,轰炸时负伤啦!”

面对妹妹疑问,走了一夜的清太,默默地把眼泪咽下,只是把母亲的骨灰盒悄悄地藏在高低柜上放的防雨窗套里,掩藏住所有的悲伤,尽全力去保护妹妹。

生活却远比清太想象中更为苦涩。

战争的胶着,物资的匮乏,让人心变得冷漠与不可捉摸。

原本和蔼的亲戚在得知母亲去世后,不但夺去了他们值钱的东西,还越发地对他们欺压起来:不但饭只能稀汤寡水,连起码的尊严也不能保障。

长期指桑骂槐地指责和冷眼,让这对兄妹饱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灯光照亮了一个家庭,却没有带来温暖。

一心想要守护妹妹的清太,然决定带着节子离开这个冷漠的家,转而搬到郊外废弃的防空洞里。

“节子高兴地欢蹦乱跳:这儿是厨房,这是门!”

走出了禁锢的房屋,迎来的就是快乐与自由。他们亲自置办铺盖,生炉子,提水,做饭,一切都是那么的原生态,虽然简陋,但是只要兄妹俩在一起,便是幸福的天堂。

.

“你愿用一生,等待,然后呵护这短暂的光亮吗?即使,明知它会消失。”

防空洞里很黑,清太便捉了很多很多只萤火虫放在蚊帐内。

“彼此的面孔虽然仍看不清,心儿却宁静下来,眼睛追逐着萤火虫那徐缓的动作,渐渐地沉入了梦想……”

如果说,林间有萤火虫相伴,那么整个帐子的萤火虫,宛如漫天的繁星,一闪一闪的,便是清太为妹妹节子所打造的最美丽的国度。

即使微弱,是足够在悲惨的岁月里,成为支撑着我们不至于向命运俯首称臣的一丝力量。

“当它掉下来的时候,我们就要大笑,是不是很有趣?”

视频里,一对父女开心的大笑着。

在战火纷飞的叙利亚,空袭从来都不是稀奇的事情。这位名叫穆罕默德的父亲,害怕年幼的女儿因为这些爆炸声感到恐惧,便对女儿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骗孩子说轰炸声是烟花和玩具枪,并约定听到轰炸声就要大笑。

再璀璨的萤火只能照耀一夜的光亮,在美好的谎言也不能阻止死亡的威胁,但即使在晦暗的时刻,也好拼尽全力去守护自己最爱的人,这或许就是爱的力量!

04

“当萤火虫在黑夜中一闪而逝,一段飞跃生死之外的爱恋,正一点一滴地用生命点亮爱的天空,直到躯壳在黑暗中陨落.....”

每天清晨,昨天美丽明亮的萤火虫便死了大半,掉落在蚊帐里。而战争中的人,很像一只只萤火虫,昨天还鲜活动人,明天或者下一个瞬间,便会被死亡带走,妈妈是那样,节子也一样。

到了七月末,节子患上了疥癣。虱子密密麻麻的爬满了节子的衣缝。紧接着是腹泻,节子的右半边的身子白的几乎透明,左半边身子也因为反复的疥癣而糜烂不堪。

但即使是这样孱弱,节子都要在屋里学着缝衣服,战争让孩子远离了童真,这个两个月前还会和哥哥撒娇哭闹的小女孩,已经因残酷的生活被迫成长。

为了帮妹妹补充营养,阿泰刻意选在敌机空袭时去偷别人家的农作物或者是值钱的衣物去变卖,当她看到哥哥为了让自己吃饱东西,夜里去偷甘蔗被人发现痛打一顿之时,年幼的她揉着哥哥的后背说:“哪儿疼啊?这可不行啊!得喊医生来打针呢!”那语气简直和妈妈一样。

哥哥对节子的好,节子铭记于心头,哪怕最后节子因为过度营养不良与湿疹而生命垂危时,她都不忘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哥哥:

“哥哥,给。”

“这是啥东西?”

“饭呀,想不想喝茶?”她忽然精神起来,“再给你来点儿煮豆腐渣吧。”

像过家家似的,她排列好土块和石子。

“请吃吧。你不吃吗?”

火化节子的那晚,火焰燃尽后,周围无数的萤火虫在天空中飞舞,然而清太再也不去捕捉了。

萤火虫曾为他们营造了属于他们两个人的美好世界,永远的把节子和清太最美好的时刻留在记忆。

“萤火虫也会消亡的,那就跟着萤火虫一起去天国吧。”

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成为孤儿的清太并没有盼来光明,站在光明的门口,他的生命之火却犹如萤火虫的微光即将熄灭——

“仿佛是将这三尺方的粗柱子当作了亲娘,每一根柱子前都坐着一个流浪儿。”

甚至已经没有了饥饿,没有了焦渴,沉重的脑袋垂下来抵在胸口,14岁的清太看着自己一步步的走向死亡。

曾经想要拼命照顾妹妹而强装出来的那份坚强和勇气彻底消失了,如天空中那明灭可见的萤火,曾经闪耀,终究陨落……

05

死,对于清太来说到底是释然更多一些,还是痛苦更多一些呢

“如果你能看到我的世界里那些渐渐消逝的美好,你就能体会到现在所拥有的幸福。”

当化作孤魂的清太,对着我们讲出这句台词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但岁月静好大多数时候只存在大家的幻想中。

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在孩子们生活的这片天空下,同样的悲剧从来不曾中断:

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8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轰炸过后,火车南站变成一片废墟,而一岁的孤儿独自坐在废墟上嚎哭。年6月的越南,一架越南飞机误将凝固汽油弹投向自己的军民。9岁的潘金淑衣服被大火烧着,她疯狂地扯开衣服,不要命得向前奔跑。年,一名苏丹女童即将饿死,她已经爬不起来,只能跪伏在地上,而身后兀鹰虎视眈眈,仿佛在等着饱餐一顿。年9月3日,土耳其的海滩上,男童艾兰库尔迪的遗体格外令人感到心酸。

每年的六月一日,在这个属于孩子们的节日,我们的孩子都会穿上漂亮的衣服,期待父母给自己的礼物,但很少有人知道,儿童节背后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

今天,当你路过捷克的利迪策村,远远地就可以看见一组大型雕塑,那是一群孩子,他们的脸上没有痛苦与惊慌,更多是是迷茫与不解,仿佛在问:我们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们?

悲剧始于年6月10日的下午,一个名为利迪策的捷克村庄突然被纳粹军队包围,纳粹以村民掩护刺客为借口,枪杀了村中所有名15岁以上的男子,而妇女和儿童则被押送到了集中营。

据战后统计,全村名儿童大多数在波兰切姆诺毒气室被害,仅有17人生还。

年,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理事会议在莫斯科,正式决定将每年6月1日设立为国际儿童节,用以悼念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

“在战火的摧残中,我们的伤口很深,我们虽是孩子,但是呼喊发自心底。我们想涂抹恐惧,用最响亮的声音,用呐喊,用歌声,带来改变。希望有人能够听到,我们想要童年再次回归。……

叙利亚大马士革一片废墟中,10岁盲童Ansam和40名来自附近避难所的小伙伴唱起一首《心跳》,他们因战争逃离家乡,蒙受苦难与挣扎,却用歌声期待朝阳,坚守希望!

“那是个温暖的时空,没有战争,没有饥饿,也没有冷暖人情,只有点点萤火虫映衬着节子可爱的脸。”

《萤火虫之墓》以悲剧结尾,却把改变悲剧的钥匙交给了我们——实现世界和平、推动发展才是根本出路。

尽管这条路很漫长,但只要我们共同携手,希望就在不远方眺望……

最后,在属于孩子们的节日,愿每个孩子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1
查看完整版本: 萤火虫之墓眼泪背后,愿每个孩子被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