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辛弃疾一首鹧鸪天,道尽世间离恨,足以
TUhjnbcbe - 2025/2/8 17:00:00
北京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要说宋代词人中,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当属苏轼和辛弃疾二人,尤其是辛弃疾的作品,带着一种金戈铁马的阳刚之气。然而像他这样豪放的人,居然能把婉约诗词,也写得如此得心应手。就如这一首《鹧鸪天》,道尽了世间离恨,读来足以让人肝肠寸断。鹧鸪天辛弃疾能够写出这样的词风,着实令人稀奇。纵观整个宋词的海洋中,能够将豪放和婉约,这两种风格全都完美驾驭的人,恐怕也没有几个。而辛弃疾完全可以凭借这首《鹧鸪天》,成为其中之一。《鹧鸪天·代人赋》宋代: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频倚阑干不自由这首词的主题其实并不新颖,乃是大多数文人都曾写过的一种情绪——愁。一个愁字,贯穿了这篇宋词的首尾,无论是写感情,还是写风景,每一句中都携带着忧愁之感。但是辛弃疾却把这种愁绪,写出了新的境界。因为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隐隐暗喻,而是在开篇就直奔主题——“晚日寒鸦一片愁”。晚日寒鸦一片愁在瑟瑟寒风中,太阳已经渐渐西沉,一只乌鸦在暮色中来回盘旋,始终不肯归巢。这一切风景,都在极力渲染着哀怨与忧愁的气氛,特别是最后三个字坦率直言,做出了总结。告诉人们,这首词写的就是一片愁!接下来,辛弃疾又把笔锋,转向了另一种较为温柔风景。池塘边的依依垂柳,在晚风中轻轻摇摆,它那刚刚吐露的新芽,给这片山水,增加了一抹温柔的绿色。这一句才是真正的婉约风,给人的感觉比女子还要委婉,比柳永还要含蓄。若教眼底无离恨在前两句中做好铺垫之后,辛弃疾便写出了,这首宋词中的千古名句——“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若不是看见两个相爱之人,离别时痛不欲生的情形,又怎能相信会有人因爱生恨,枉自白头。这简单两句词,短短十余字,道出了多少人在为情所困之时,曾有过的复杂心情。这两句是辛弃疾触景生情所作,同时也是他自己对于爱情的感悟。不信人间有白头虽然辛弃疾描写的别离之苦,并不是发生在他自己身上。但他也确实亲眼目睹了当时的情景,那两人的情之深,爱之切,让他不禁忆起了自己当年,也曾有过这样的感触。在回忆往事的一瞬间,辛弃疾就已泪流满面,肝肠寸断。于是他带着浓浓的相思之意,再一次登上高楼,眺望曾经的远方。却看到重重青山,挡住了他的目光,也隔断了他心中的思念,只留下了满眼哀愁在心头。他无力地倚着栏杆,忍不住轻轻叹息,世间的愁绪为何如此之多。总是让他遇到这种伤心的风景,难以找到自由自在的感受。辛弃疾辛弃疾把当时的心情,全都写进了这一首《鹧鸪天》里,历经千年时光,流传到现在。让我们和他一样,看到了别人的爱情,想起了自己的愁绪。这是跨越千年的传递,是诗词文化的魅力,只用寥寥数语,就诉尽了人世间的离恨之苦,让人不由自主的踏上那条,肝肠寸断的相思之路。
1
查看完整版本: 辛弃疾一首鹧鸪天,道尽世间离恨,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