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雨后寻访终南山,发现山中有寺,寺中住有一
TUhjnbcbe - 2025/2/8 16:51:00

前情提要:都说终南山到处有人隐居,您见过没?女主人说见过,后山就有一个

两年前,与友人寻访秦岭终南山管家坪,从村中售卖野生猕猴桃的一个大姐口中得知,这个村子的后面有一个山寺,山寺中住着一个师父。

终南山里的山寺古庙,甚至是山里的一个茅棚,也许都住着修行人。既然来了,这就是有缘,于是我们决定去看看。

-1-

“去后山的路怎么走?”站在大姐家门口,管家坪村中央土砖铺成的晒谷场上,我们询问道。

“看见那个‘人民公社大食堂’的牌子没?往房子背后走,上山,如果碰到岔口,往右走就到了!”山里指路的方式,往往都是一个大概的方向,时间、距离、标志都是模糊的。

“对了,刚才我们在村子里面转,看到许多地方好像都是有人专门搭建的,那是怎么回事?”当大姐提及这个“人民公社大食堂”的牌子时,我们特意向她打听。

“那些东西确实不是我们村做的,是一个专门在这里做素质拓展的公司搞的。差不多有十多年时间了,他们陆陆续续租了村里一些人家的房屋、土地,专门搞培训。”大姐说道。

大姐继续介绍说:“租金便宜得很。就像这块晒谷场,我们几家人的,每家每年也就能分两百块钱。”

-2-

村中的老房子和土地,被一个搞培训的公司长租下来,依旧保留着旧时的模样。这种在一个秦岭山村中搞开发的事,之前还没有碰到过,这还是第一次。

在正式寻访村子后山的那个寺庙之前,我们决定沿着“人民公社大食堂”牌子上指的方向,先过去看看再说。

牌子上写着“人民公社大食堂”七个大字,顶上还有颗五星,下面有个小箭头,顺着这个箭头走过去,就是所谓的“人民公社”所在地了。

大门顶上的匾额,写着“人民公社”四个遒劲有力的毛体字。秦岭山中,关于公社和集体的记忆,在南坡腹地的村庄确实还有一些。

之前寻访柞水东沟时,确实亲眼见过“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等那个特殊年代的标语。

“人民公社”门口,有一个由碾砣和磨盘拼接的餐桌。

旁边的另一栋老房子,墙上插着一面红旗,必是被租借了。这房子的墙上,挂着玉米棒子和大蒜,不过明显都是装饰品。真正的山里人家,一挂玉米不会这么少,更很少挂蒜。

-3-

另一栋房子,应该是连院带房都被出租了。

这栋房子的门口有一个柴门,门上挂了两个红灯笼。意境虽好,却不太真实。秦岭山民的生活起居、杂物家什,首先是实用和方便,其次才会上升到审美层次。

像这种一上来,动不动就凸显意境的装饰,实是极其少见的。

老屋、老树,终南山的薄雾中,远山朦胧而神秘,但有谁会猜到,这栋房子实际上是培训人员的宿舍呢!

宿舍就宿舍吧,不过这地方却被起了一个烂俗的名字:胡鸯宫。

古代虽然把房屋、居室统称为“宫”,但秦汉以后就已经特指帝王之宫了。这栋老房子起这样的名字,极不搭极不配。

查了些资料,发现很多人都曾到此参加过培训,但愿来过这里的人们,留下的都是关于管家坪的美好记忆。

-4-

再往后走,就是管家坪的后山了。抬头望去,后山雾气散了一些,山体隐约可见。山高树大,密林森森,沿着林间的小路缓缓前行,顿生于此修行之心。

终南山自带仙气,它给人的初次印象,总是让人产生归隐之心。

道路旁边,开了一地的野花,金黄一片,这是千里光,野菊花的一种。雨后,这花的叶子上,还挂着几滴晶莹剔透的水珠。俯身低头去闻,似有香又无香。

深秋季节访问这终南山,尤其是雨后,空气中还有些雾气,总让人觉得迷离恍惚。禁不住自问道:我到底是在繁华的人世间,还是已成山中的修行人?

-5-

行约不到20分钟,遥望山坡上有几间房子。

一间房子的墙上,写有斗大一个“禅”字。另一间房子墙上,斜靠着一把木梯子。无疑,这是一个山寺,看来肯定还住着人。

四周,除了偶尔有几声虫鸣鸟叫外,很是寂静,这正是终南山中的修行人追求的意境。

这山寺叫金明寺,匾额上的字写得颇有功力,题字人的书法,明显受过赵孟的影响。后来在网上搜了一下这个署名,书写者果真有些来历,竟是陕西一位知名的儒商。

看来这山寺颇小,不过打理这寺的人,也绝非一般的普通修行人。

-6-

寺庙依山而建,只有一间正殿,殿中供奉着几尊菩萨。门口有一块小平地,勉强能够站立数人,算是这小寺庙的院子。

院中,长有一棵脸盆大的青杠树,树旁蹲放着三块大石。石头并没有被打磨过,只是相对平整。这三石一树摆放在一起,为这山寺添了许多灵气。

“你们是第一次上来的吧?”在山寺逗留片刻之后,从寺旁一间偏房里,走出一位师父询问道。师父脸色很好,约莫50岁左右,身穿一件法衣,还戴着一副眼镜,镜片很厚。

“师父您好,听村民说后山有寺,特上来看看,多有打扰!”

得知我们来意后,师父颇热情,相邀屋中品茶。“我住终南山,已经六年了。到这个寺庙,差不多也2年了。寺中就我一人。山中修行,一切随缘。觉得还好,就会多住些时日。”

问及师父情况,对方介绍说,“之前住的是茅棚,那地方在山后面,比这里更僻静些,走过去的话,大概40分钟路程。你们还打算去么?”

-7-

时间不早,我们没时间继续深入山中寻访了,便询问这个寺庙的来历。

提及金明寺来历,师父说金明寺是新寺,也就二十多年历史。“不过,管家坪有历史。唐代时,此地建有管坪寺,规模很大,下面整个村子都是……”

于是,终于知道管家坪的来龙去脉。原来,先有管坪寺,毁佛时寺毁,后来有村人在寺原址上建村,才有了管家坪这个地方。

师父睿达,相谈甚欢。从唐代时佛道两派明争暗斗,到终南山太平峪的巨龙传说,以及如今的世事变迁,普通人的烦恼忧心,皆能娓娓道来、一一破解。

尤其是对于管家坪这个地方,师父还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见解。

“以前管家坪其实挺好的,十年前来了一伙搞开发的,把下面这个村子整体租下来,做高山营地,搞素质拓展。那以后,天气好时,每周都有许多人上来,把这里的气场搞乱了!”

“此话怎讲?”

“你想想呀,这么多人上山来,又是大喊大叫,又是跑来跑去,自己确实是释放了,但释放出来的那些怨气呀,不满呀,它们去了哪儿?都留在这山里了呀!”

-8-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生命永恒。徒步秦岭这么久,见过不少修行人,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的,见得还不多。在山间听师父一席话,令人沉醉。

空山新雨,站在寺庙外看终南山,山中秋色正朦胧,一切恍如隔世。

山中和山外,是一个需求完全不对称的世界。一面是绿水青山、寂静冷清、自给自足的原生态生活,一面是红尘滚滚、灯红酒绿、悲喜相交的快节奏社会。

有的人怀旧,有的人厌世,有的想清静,有的图热闹,这些不同需求的存在,也许正是这些素质拓展项目,以及修行人选择在山中居住的理由吧!

作者简介

专业行走,行走秦岭十余载,边走、边拍、边写,自创“行走体”散文,网络阅读一个亿,著有散文集《远村行走》。

1
查看完整版本: 雨后寻访终南山,发现山中有寺,寺中住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