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冬夜探虫,见到了蝽,春天离得还远吗
TUhjnbcbe - 2025/2/2 0:26:00

图/文林继伟

上篇《冬夜,落雪、人生、千里光,还有长纺器蛛》

本篇继续。

12月15日,冬夜,小区山包,头灯照射下,落叶丛中仍见有点点的亮光,是这种小蜘蛛的眼睛在反光。

*为呈现最清晰的图片,所有的虫子们都为带回家拍摄。

石砌的挡墙上,这只蜘蛛缓慢地爬着,它的右边第四足缺失。

这种极小的绿色小蜘蛛也见到几只,它们卵圆形腹部的花纹在微距下其实很好看,带着金属光泽的小亮片一片片连缀起来。

在山包最常见到的条纹绿蟹蛛,只见到了一只。

草蛉看来是以成虫方式越冬,15日夜在一片盐肤木叶子下发现了草蛉,身体纤细、曼妙轻纱的它如何熬过漫长的冬天呢?真是佩服。

将它带回了家,叶子上抹了点蜂蜜,它开心地吃起来,自己萌动了念头,干脆在家养着,来春再放归。

叶子上有2毫米左右的小生物,带回家细看,它应该是某种叶蝉若虫。

平时山上,见不少鼠妇出动,15日夜只见两只,这只球鼠妇真是个球,有点风吹草动,它就缩成一团,刺猬、穿山甲也如此,不同的物种间似乎有护身之法的交流?

小区山包上的蜈蚣不少,那些大蜈蚣,确实当心它们蜇人,今年春夏,我是见一条收一条,现在十多条都泡在白酒之中,中小体型的蜈蚣,基本就没去管它了,自然界生物是一物降一物,它们也是生物链中的一环,在山上发现它们捕食蚯蚓、蟋蟀,甚至发现一条爬到臭椿树上逮住了一只肥硕腹部的斑衣蜡蝉。原来以为蜈蚣主要在地面活动,观察日久,也算窥到了它们的生存智慧,夜晚它们居然爬到灌木丛的枝条上,有时四处搜寻,有时静静潜伏,捕食对象还包括夜晚在枝叶间休息的蜻蜓……

树下,用登山杖杖尖扒开落叶,在划开的泥土里发现了一条地蜈蚣,长约五六厘米,它们在土里生活,捕食一些小虫子,一般不主动进攻人类。看似卑微的生命,也是地球的一员,因为农药的滥用以及生存空间被人类活动持续挤压,地蜈蚣也越来越少。

6年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世界上最长的地蜈蚣——圣海伦娜巨蜈蚣(Labiduraherculeana)已灭绝。

山林间,也见到几只蚊蝇,寒夜里它们艰难地挂在叶片、趴在枝茎,轻轻一碰,它们或会掉落,作为变温动物的它们,寒夜已让它们往日的灵活消失。

四五毫米长的伪蝎,15日夜只见到一只。每次见它们,心内就想笑,时刻一对大钳子张着,却十分谨慎,有点响动,倒退的本事就使出来。

它们,尺寸比真蝎子小了N倍,也没有高高翘起带毒刺的尾,叫它们伪蝎,真是恰如其分。

还发现四只蝽,长度超过1.5厘米,它们是冬夜里我所发现的最大的虫子。

*地蜈蚣虽有四五厘米,草蛉也有一厘米多,但身体纤细。

见到了蝽,春天离得还远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冬夜探虫,见到了蝽,春天离得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