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2017年许世友夫人田普在京逝世,享年9
TUhjnbcbe - 2025/1/6 21:47:00

年的春天,一个非常简单的婚礼在山东举行了,这个婚礼上没有热闹的亲友,没有喜庆的鞭炮,这就是一代名将许世友和田普的婚礼。

简单朴素的婚礼一点也没影响二人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

他们一起携手共度了40多个春夏秋冬,还培养了7个德才兼备的子女。

年6月30日,93岁高龄的田普同志也和世人永别了。

在田普同志追悼会上,除了前来吊唁的亲友外,毛主席的女儿李敏也亲自来参加送别故人。

或许许多人早已不记得这位老同志的名字了,但是岁月的长河里却永远镌刻了属于她和许世友的爱情故事。

许世友和田普初相识

田普在和许世友结婚时才19岁,当时的许世友已经38岁了,年龄差距这么大,二人是如何认识?又是如何步入婚姻殿堂的呢?

那时许世友整天带兵打仗,没有太多精力放在自身上,生活做的很是粗糙,整天胡子拉碴的,后勤部长实在看不下去,就想着为他介绍一个姑娘,结了婚能有妻子照顾他一些。

在高大山向许世友说出自己的想法的时候,许世友没有表态。

高大山打算就当她是同意了,去物色了几个姑娘,打听了这些姑娘的简历说给许世友听。

高大山介绍的第一个姑娘就是田普,当时田普的名字并不叫田普,是叫田明兰。

田明兰是一个牟平县的农村姑娘,在她七岁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仅靠母亲一个人辛苦劳作养育着他们兄妹几人。

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没过多久牟平遭遇饥荒,一家人的口粮就是靠着母亲在田地里劳作。

饥荒的到来使全家人都吃不上饭,甚至到了饿死的地步。

田明兰的奶奶就做主让田明兰去当童养媳来换取一些粮食。田明兰当童养媳的日子十分不好过,可能他们觉得田明兰就是买来的,经常苛责她。

在年,15岁的田明兰看到八路军来到了牟平,她觉得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她冲出家门,决定报名参加八路军。

田明兰在政府里接受了几个月的培训后,被分配到被服厂工作。

高大山一边向许世友介绍着田明兰的基本情况,一边从挎包里掏出一双步鞋递给许世友,然后告诉许世友:“这就是田明兰做的鞋子,你穿穿看。”

许世友接过这双鞋看了看,针脚很密实:

“这姑娘的手艺确实很不错,不过这你刚给我介绍她的情况,我俩还没见过,八字还没有一撇的事儿,我怎么就能拿别人的礼物呢?”高大山哈哈一笑:“这叫拥军鞋,你要是觉得不错的话,我就带着你去见一见这个姑娘。”

许世友把鞋子收下后,对于高大山提议去见这个女生,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骑上自己的马跟着高大山走,跟着高大山来到皮革厂,许世友顺着高大山手指的方向看到了一个长得很俊俏的女生在干活,这个女生干活手脚十分麻利。

许世友见过田明兰后,大山还想继续给许世友介绍其他的姑娘们,许世友连忙拒绝说:

“我觉得这个姑娘挺好的,你只给我讲过她的情况,那她知不知道我的情况啊?”

高大山打趣道:

“你的情况还需要介绍吗?在咱们这儿还有人不知道你吗?你在咱们胶东可是家喻户晓啊!”

许世友说:

“咱们这事很多人都知道我,我的基本情况大家也都了解,但是这小姑娘现在才十几岁,我都30多了,比她大了将近20岁,你去问问人家姑娘的意见啊?”

俩人都很中意对方,田明兰特别崇拜许世友,经过两年的热恋,年俩人在一间稍微收拾了一下充当新房的破旧的屋子内结婚了。

婚礼上没有亲友来宾,有的就是那些有过生死之交的战友,许世友还在婚礼上当场表演了一套少林拳,使婚礼氛围热闹了起来,战友们开始鼓动许世友:“司令,一直听说您的枪法如神,今天在您婚礼上给大家露一手呗!让大家看看您的特技枪法!”

作为新郎的许世友听完战友的要求走到新娘旁边:

“来,你给我当个助手,我给他们表演一下枪法。”

说完他就把鲜花分成三束,放到新娘的肩膀和头顶上,并且安慰新娘说:

“你不要害怕,相信我。”田明兰带着许世友给她插的鲜花,面带微笑的看着许世友,表示自己并不害怕。

许世友走到离田明兰稍微远一些的位置,突然掏出枪指向新娘,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就听见“啪、啪、啪”三声枪响,花朵已经从田明兰的头顶和肩膀上坠落下来了。

众人反应过来后纷纷鼓掌,惊叹许世友的枪技。

虽然这场婚礼已经过去了七八十年了,但是还是经常被人提起,毕竟在自己婚礼上开枪这种事,在国内外都是少有的。

田普是许世友的第三任妻子

在田明兰和许世友结婚后的第一天,许世友就对她说:

“你是我的妻子,但也是一名普通的战士,田明兰,这个名字没有革命色彩,不如就改名为田普吧,这样可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士兵。”

从此,田明兰就改名为田普了。

许世友比田明兰大了19岁,所以在田普之前许世友是有过婚姻的。

许世友曾经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段婚姻是由父母包办的,第二段婚姻是自由恋爱的。

许世友是河南信阳人,他小的时候到少林寺学习武术,后来从少林寺出来后,就投身于革命。

母亲看到儿子长大成人,就四处张罗着给许世友介绍对象。许世友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他很孝敬把他拉扯大的母亲。

在母亲为她挑选好对象后,他就遵循母亲的意愿和这个女子结了婚。

那个女子叫朱锡明,比许世友大四岁,二人婚后的感情很好,但是在他们结婚后的第四天,许世友就突然接到了作战的命令,那只好告别母亲和新婚的妻子去投入战斗,二人聚少离多。

朱锡明和许世友一共生了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都是男孩,前两个出生不久就夭折了,第三个男孩生下来之后,许世友只见了一面之后,就再也没有音讯了。

又过了三年,许世友的母亲和妻子也没有等到许世友。

日复一日的等待使他们看不到许世友归来的希望。许世友母亲觉得不能耽误朱锡明,做主让朱锡明改嫁了。

等过了十几年,许世友的母亲等他等的头发都白了,终于看到报纸上许世友的名字。

朱锡明得知许世友还活着的这个消息,一时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惆怅。

她现在已经嫁给他人,许世友也因为误听传言,以为家中的母亲、妻子和孩子都不幸身亡,重新组建了家庭。

许世友第二段自由恋爱的婚姻是怎么来的呢?

在长征结束到达延安不久后,经过战友的撮合,许世友和一个热血女青年雷明珍在一起了。二人婚后相敬如宾,雷明珍平时在生活中对许世友体贴入微。

后来经过工作调动,两个人虽然不在一起工作,但是感情还是很深厚。

美好的一切都从年许世友以“反革命集团”的罪名关进了囚室戛然而止。

许世友被关进囚室半个月内,没有等来妻子的一次问候,在他的天天盼望中等来的是雷明珍的一封离婚信件。

后来在毛主席的干预下,许世友从囚室中放了出来,并且重新开始带兵打仗。

人民知恩,知道许世友被放出来之后,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离婚的决定,多次道歉请求许世友复婚,可许世友一直不肯原谅她。

雷明珍的纠缠使许世友很烦躁,他自己主动请求率兵挺进胶东。然后他在这块土地上续写了自己的第三段婚姻。

成为许世友的贤内助

许世友和田普结婚没几天,就要奔赴前线在临走前,他将妻子送到胶东党校,还给校长写信:

“田普同志目前跟随你效行动,请你安排他的学习和工作。”

没过多久,组织上就给田普安排了工作,让他担任许世友的生活秘书。

许世友出身贫寒,小时候就去少林寺学武功,没有读过书所以没什么文化,但是长大后他开始自主学习,后来开始带兵打仗后一直没有忘记学习。

田普在许世友的影响下,也开始学习识字。

尽管田普白天工作很忙,但是她在晚上还要就着昏暗的灯光去学习。

新中国成立之前,田普一直作为许世友的生活秘书,战争的频发,使得两人经常分离,断断续续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六年之久,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俩人的生活才稳定下来。

许世友共有七个子女,大儿子是和朱锡明生所生,名字叫许光,其余六个子女都是由田普所生,这六个孩子的名字都各有来历。

大女儿出生在经夫山下,打仗打赢了的许世友回来后,看到白白嫩嫩的女儿:“在金经夫山出生的,名字叫经夫山吧!这名字挺好。”

后来,大女儿参加工作,自己改名为许丽。

二儿子出生的时候周围全是士兵,所以取名为“建军”。

三女儿出生的地方叫桑园,便取名“桑园”。

四女儿出生地为华山,因此她的名字就是“许华山”。

年,抗美援朝奔赴在即,许世友的第五个孩子即将出生,他却要去赴朝抗战。

在许世友临走前田普没有说任何抱怨的话:

“孩子快出生了,这是咱们的孩子,你临走前给孩子想个名字吧!”

许世友抱了抱田普说:

“我这次是去抗美援朝,如果这胎生的是女儿,就叫抗美,生的是男孩儿就叫援朝。”

许世友走后没多久,孩子就出生了,是个男孩。

等到许世友回来的时候,孩子已经三岁多了。

许世友在抗战回来后被调任为南京军区司令员,田普也被调任为江苏省信访部部长。

第六个孩子出生时国内正在搞经济建设,许世友为其取名“许经建”。

后来,许世友想为小女儿改名,田普说:“我给你生了这么多孩子,总该有一个是跟我的姓吧?”于是小女儿便改名为“田小兵”。

在许世友和田普相处的这么多年里,许世友曾多次感叹道:

“田普是我一生的忠实伴侣”。还说下辈子也要和田普做夫妻。

年10月22日,许世友逝世。

他临终前的遗愿,就是和母亲土葬到一起,但是当时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推行火葬制度了。

许世友能不能土葬这个请示报到了邓小平那里,邓小平很了解许世友,知道许世友对自己母亲的情感,并且许世友战功赫赫,百死一生。

他经过了妥善的思考,在报告上批示:“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许世友成为殡葬火化改革后第一位“入土为安”的解放军高级将领。

在许世友去世后,田普组织写作和拍摄的人员,以许世友童年为主线,拍摄了《少年许世友》这一电视剧,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

年6月30日,田普也离我们而去了,她去世前对子女的嘱咐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她特别交代子女要求自己的丧事一切从简。

在她的遗体告别仪式上,除了领导亲友前来参加外,毛主席的女儿李敏竟然亲自来吊唁故人。

许世友比田普大了19岁,巨大的年龄差并没有为二人的婚姻生活增添阻碍,他们的婚姻很是美满,一起携手共度了四十余年。

后来儿女遵循田普的遗愿,将她埋葬在了许世友陵园里,让她和许世友重新团聚永远陪在许世友身边。

总结

田普勇于挣脱童养媳的禁锢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革命道路,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奋斗。

许世友少年在少林寺学武后投身于革命建设,立下赫赫战功。

他们在那个充满战争的革命年代相遇、相识、相知,一步步走入婚姻的殿堂。

婚后许世友四处带兵作战,二人聚少离多,田普毫无怨言,为他生儿育女,做好“生活助理”,极大的减轻了许世友的负担。

他们的感情从未因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减弱,反而经过时间的洗礼更加深厚。

时至今日,他们的爱情故事仍旧让人津津乐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年许世友夫人田普在京逝世,享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