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王曦煜
年清明,陆小曼独自来到海宁硖石,这是她最后一次到这里,此时徐志摩离世已有两年。
陆小曼从东山上远望下去,依稀能看到她和徐志摩在干河街上的婚房。
眉轩仍在,锦书难托。且让我在东山上,再看一眼,这一别,便是一生了。
唐时的关盼盼还可以独居燕子楼15年,同样的佳人薄命,她却连旧居也不敢去,此后山河飘零30年。
如今的我们,走在干河街,不经意间,就会遇到徐志摩,遇见他的诗和爱情。
▲干河街效果图
古镇
俗话说,古镇藏奇才。
海宁硖石,千年古镇。宋《图经》云:“秦郡天下……乃置县峡石山,曰由拳。”峡石之名,始于此。
海宁历代名人辈出。古有顾况,近有许国璋;文有徐志摩,武有蒋百里;有些名人只留下故事,有的还留着故居。
我们最熟悉的,当然是徐志摩,因为他的诗,也因为他的情路。
年,徐志摩与原配夫人张幼仪离婚,4年后与陆小曼在北京结婚,年11月偕新婚妻子返乡。
虽然没参加儿子的婚礼,但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还是为他俩建了豪华的婚房,就是现在干河街上的徐志摩旧居。
这是一幢中西合璧的二层楼房,雕梁画栋,雅致玲珑。
徐志摩深爱此屋,称其为“香巢”,内部装修和布置据说都是他亲手而为。
在他给陆小曼的信上说:新屋更须月余方可落成。我等已派定东屋,背连浴室,甚符理想。眉眉爱光,新床左右,犹不可无点缀……楼后有屋顶楼台,远瞰东西山景,颇为不恶。不料转辗结果,我父乃为我眉营此香巢;无此故无以寓娇燕,言念不禁莞尔。
画眉
徐志摩的莞尔,也许会带点苦笑。
他和陆小曼的婚姻,当时并不被人看好,老父不喜欢陆小曼,老师梁启超的证婚词是一顿教训。徐志摩打算和妻子“归隐”了。他们在这里度过了新婚燕尔的两个月,这是一段“浓得化不开”的甜蜜生活,他在此写下了蜜月日记《眉轩琐语》。
我走进旧居,冬日的暖阳穿过窗户上彩色毛玻璃,走上窄窄的楼梯,就是二楼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房,家具色调是粉红色,和整个宅子沉稳的色调并不搭,却显得格外浪漫。边上是两人的书房眉轩。陆小曼小名小眉,徐志摩就一直称她眉眉,也许还有画眉之意。
▲书房也是粉粉的浪漫装修色调
有意思的是,隔了个厅,就是张幼仪的房间。房间的格局,似乎也是他们几人命运的纠缠。
红袖添香的隐士之梦终究被现实击碎,军阀混战,两人不得不避祸沪上。徐志摩频繁来往于北平和上海,虽然常跟友人念叨因为睡觉太少,但给小曼的信里只是抱怨她吃太多零食,“也许你想芒果倒比想我更急”,这很像寻常情侣间的小拌嘴了。
他还一直很支持妻子画画。后来飞机失事时,他随身带着陆小曼的一幅山水画。
世人只知你是去听林徽因的演讲,几人知道你约了北平的朋友为妻子的画写题跋?
徐志摩离世后,陆小曼终身没有再嫁。
当年梁启超在证婚时说,愿你们是最后一次结婚。一语成谶。
有的人遇到是缘,就像徐志摩和林徽因;有的人遇到是劫,就像他和陆小曼。有缘往往无分,在劫却是难逃,徐志摩不是不能逃,只是不愿罢了。
此前,胡适这些朋友见徐志摩太辛苦,陆小曼又太不懂事,纷纷劝他离婚,但徐志摩,不愿。
他说,一个女人离两次婚,就算是小曼,也撑不住的。他宁可打7份工来养她,甚至做起房产中介只为赚些佣金。
让诗人为五斗米折腰的,是现实,更是爱情。
▲干河街效果图
诗意
徐志摩把爱情写在诗里,而硖石,想把诗写在大地上。
“志摩故里”的计划是“一岛两山三街区”,三街区包括横头街、干河街、南关厢。其中最核心的是干河街,而干河街由北关厢、干河里、沙泗浜三区块组成,最重要的就是徐志摩旧居所在的干河里。
说到干河里,海宁人都很熟,这里曾是海宁的商业文化中心,旧称“小上海”。北邻仓基河,南接沙泗浜,留存了大量白墙黛瓦徽派传统古建筑,穿插有徐志摩旧居、谭氏民宅、蔡氏民宅等老建筑,错落有致。
今后,干河街上,新建的新月剧场和设计师建筑,将环绕徐志摩旧居,形成众星捧月的格局,共同打造出一个浪漫爱情主题的特色街区。
现在走出旧居,对面,就是正在建造的新月剧场,是在海宁硖石电影院原址上建设而成,年开工。
▲新月剧场落成处
硖石电影院本来就承载着很多硖石人当年最初的浪漫和爱情,很多情侣在这里第一次看电影、牵手……今后,这里将建成一座浪漫唯美的剧场,以徐志摩的新月派诗歌命名,同样会上演爱情的悲欢离合。
设计图上,新月剧场淡青色的色泽如新月的清新,我在装修中的剧场里穿行,徐志摩的大幅海报已经张贴出来,彩色玻璃的门窗似乎在和他的旧居遥相呼应。
而在徐志摩旧居周围,还将建起8座风格各异的设计师建筑。曾玮、青山周平、芦泽启治、林渊源等中外建筑设计师,将在这片“离诗人最近的地方”,让建筑成为诗。
芦泽启治来硖石时说,“我在日本的事务所就坐落在老城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会出现新的房子、新的街区,这种时间感很有趣,我特别喜欢这种新与旧之间的架接与对话。”
在设计上,这些建筑的体量都不大,多在平方米左右,将来会成为咖啡馆、书店等。
在现场,由青山周平和吴镇麟设计的两幢建筑已经大致建好,其他也在陆续动工。
海宁市文旅创意产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於丰说,这些建筑将通过建筑师对诗意和情怀的不同表达,让人们可以在这里停下脚步,与时光和诗意相处。
让人停下来,就像当年徐志摩和陆小曼在这里停下来的三个月。
诗意栖居,似水年华,不过如此。
未来
年华似水,古镇花落不知岁。
在硖石,洛塘河穿镇而过。当年,幼时的徐志摩就在河边驻足,等待他的启蒙老师查桐轸坐船到来。他曾回忆,每逢先生来,他就去会源桥的北桥头迎接。
浅浅的仓基河穿过干河里,汇入洛塘河。河对岸,就是北关厢。这里曾是市区通往火车站的必经之路,甚是繁华。
今后,这里不仅是整个志摩故里景区的入口,还会沿建设桥一带,将新老建筑融合打造成水岸艺术酒店。该酒店将与东西两山的城市线条相呼应,唤醒硖石记忆中的老城区北关厢。酒店总规划面积近平方米,是一家与众不同的艺术酒店,集艺术、山水、住宿、餐饮、休闲为一体。
风花雪月的不同设计元素,区分住宿、会议等用途。
青瓦白墙的民国式建筑,复古与时尚交织,灰墙浮动的竹影,穿行花窗的阳光,在这里,仿佛走进徐志摩的民国时光。
“北关厢欲借旧时商业繁华之势,重现三百年的关厢文化,打造人文商业街区。”文旅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在於丰心里,将来的志摩故里,游客将可以从北关厢开始,沿着洛塘河,一路穿行,走过志摩旧居、走过那些设计师的诗意建筑、走过中丝三厂的创意园,走过烟火气十足的横头街,一路走到古老而时尚的南关厢。
江南的老街、艺术客栈、文艺民宿、仓基街的青砖黛瓦、各色“潮店”,还有“不打烊”的书城,剧目不断的新月剧场……如珠串成线,如字串成诗,写在硖石的土地上,这新的诗篇,等待着远来的你,去读懂。
认识海宁,认识硖石;认识徐志摩,认识志摩故里,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万元为志摩故里寻一句写照,由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联合海宁大潮APP发起的征集正在进行中。
一、征集时间:
即日起-年2月15日
二、征集渠道:
点击“小时新闻”首页下方菜单栏的“社区”按钮点击浮窗“我要发帖”选择发布到“广场”群组,上传你投稿的形象口号,即可发帖标题需注明#志摩故里#。
三、口号征集的要求:
1.口号要能够凸显海宁特色、彰显志摩故里文化内涵,且便于传播,朗朗上口。
2.口号必须为原创,不得沿用名言、诗句等,且字数不宜过多。
3.需针对口号附一段字左右的释义文字,阐述口号创意背后的文化内涵。
4.主办单位对获奖作品拥有使用权,包括有权对其进行设计、宣传、推广等。
四:奖项及奖金:
一等奖(共1名):00元奖金
二等奖(共2名):0元奖金
三等奖(共3名):元奖金
参与奖(共10名):元奖金
(注:以上奖金金额含税,由主办方代缴20%个人所得税,如无高质量作品可空缺。)
点击▼,看此前报道
海宁硖石“志摩故里”要来了,万元大奖寻一句写照
#志摩故里#万元寻写照|一天收到多条口号,满满都是浪漫与才情
#志摩故里#万元寻写照|这些创意说明,勾勒出了大家心目的“志摩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