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秋风吹呀吹,吹走了多少思念,几多闲愁
TUhjnbcbe - 2024/12/18 18:35:00

秋天渐深,秋风渐紧。

那些古诗词里的秋风,吹呀吹,吹过来多少闲愁,几多思念。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刘禹锡被贬南方时,某一个秋日的清晨,他听着阵阵风声,看见天空中大雁南飞,一股悲凉之情油然而生。

他茫然地问:秋风是从哪里来的啊?

这是在问天,问地,还是在问自己。

也许,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也无需答案。

风之过处,无所不在,又无影无踪,它从何而来,又去向哪里,本就不可寻迹。

所以,这不过是刘禹锡的怨秋之语罢了。

秋风潇潇,秋声如泣。“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

刘禹锡漂泊他乡,心中的羁旅之情与思归之心,也许唯有远离家乡的游子才可真正的体会吧。

除过此篇,刘禹锡还有一首《始闻秋风》。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这一首,他并没有悲秋怨秋,而是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

秋风去而复返,好像与作者早有约定。

还记得,去年秋天,就曾在秋风中赏菊;而今,他又在秋风中听秋蝉声声。

夜里五更时分从睡梦中醒来,听到劲风阵阵,还像去年那样迅疾豪爽。

无眠,揽镜。镜中人容颜已非昨日模样。

但这又如何呢?

明朝登高望远,必会看见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

作者如此写,也是在向世界表明,自己豪情犹在,不减当年。

做这首诗时,刘禹锡已到晚年,但这首诗却表现出雄健的风格和向上的精神。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愿生活在尘世的我们,也能从这首诗中获得积极进取的力量。

接下来来看一首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子夜四时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秋风吹动了窗扉,吹动了帘栊,那布帘飘舞着。

窗前站着一位女子,紧锁着眉头,似乎轻轻叹了一口气。

她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伤。

这时候,月光皎洁洒满小屋,她多么希望这明月能把她的思念寄给那千里之外心心念念之人啊!

唐代的张说有一首《蜀道后期》也提到了秋风。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张说是洛阳人,这次到蜀地出差。

一个出差在外的人,行程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一个出差在外的人,也时时在盘算着归期。

每一天都在同时间赛跑,想着早日回到家,见到亲人。

当他无法排解这种思乡之情时,就去怨秋风,说:

这秋风啊,也是太无情了,它就不肯等一等我,兀自先自己回洛阳去了。

足可见他归心似箭哪!

愿每一个离家在外的人时时都能有家可忆,有人可念。

愿每一个掐指盘算归期的人都能得偿所愿,衣锦还乡。

往期精彩:

落在唐诗里的秋雨,美极了

宋词里的秋雨,如此空灵,写满了人世间的思念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那些落在诗词中的秋雨,如此美妙

#古诗词#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风吹呀吹,吹走了多少思念,几多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