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以山水之名相聚潇湘之源汇文学之光书写时代
TUhjnbcbe - 2024/10/9 9:36:00

7月3日-9日,中国(永州)山水散文节“青山碧水新湖南”文学采风活动暨湖南省第十一期专题文学(散文)研修班在永州开展。(朱前摄)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袁思蕾胡邦建实习生张婉仪永州报道

一千余年前,柳宗元踏入永州,寄情于山水,写下千古名篇;一千余年后,他的后继者们循着他的足迹,开启文学新篇。

7月3日-9日,中国(永州)山水散文节“青山碧水新湖南”文学采风活动暨湖南省第十一期专题文学(散文)研修班在永州开展。

一周时间,来自全省各地和广西的40余名学员、作家、文友,遍访永州市区、道县、江华县、江永县等多地人文景点,用脚步丈量永州这片热土,与全国知名散文作家一道,同研文章之法,共叙文学情怀,挥洒笔墨才情,书写潇湘之美。

山水相随,文脉绵延

这是一段追山逐水,回望诗文故地,与古人神游的旅程。

文学采风现场。

文学采风现场。

采风团成员漫步愚溪两岸,重读《永州八记》中的《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等,找寻柳宗元笔下描写的山水景致,开启古人与今人的对话;在柳子庙里,深入了解柳宗元的生平事迹,发现其文字背后所蕴藏的历史和命运;在周敦颐故里,细心感受圣贤气息,品读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走进周家大院、上甘棠村古村落,在古建筑中徜徉,感受时光留下的印记;抬头仰望岩壁上的摩崖石刻,领略中国书法之美、汉字之奇……

一路上,由学员、作家、文友组成的采风团一边行走、一边感悟。他们用心记录所见所闻,充分交流感受体会,在山水间寻找创作灵感,于历史长河中拾取创作素材,在走读中领略潇湘之美、品读永州这本“书”。

“这里古风悠存,感觉很不错。”在上甘棠村,李亚莉说,在这里,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祖祖辈辈生活在此的村民恬淡安然,拥有极强的归属感,这是中华民族文化根脉深扎大地、不断延展的现实基础,“对于个人而言,找到自己的根,并从中汲取营养,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加踏实。因此,我们需要找寻到自己文化的‘根’,而文学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它。”

诗文相伴,打卡潇湘

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盘活当地文旅资源,为地区发展注入文化力量的创新之举。

7月3日晚,湖南省第十一期专题文学(散文)研修班开班典礼在永州举行。(朱前摄)

国内散文名家开讲授课。

这次将文学研修班和采风创作活动结合举办,并将永州精品旅游线路融入其中,可以说是开省内之先河。

参与此次活动的学员、作家、文友,从永州零陵出发,一路南下,进道县、入江永、到江华,每到一地,都邀请国内散文名家开讲授课。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文创一级作家王剑冰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讲授《散文创作的独特个性与审美取向》;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文创一级作家陆春祥生动分享《写散文从做学问开始》的要义;湖南省散文学会会长、文创一级作家梁瑞郴畅聊《永州八记》及其山水散文写作;湖南省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刘克邦漫谈散文创作中的五个“不”;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毛泽东文学院管理处主任、文创一级作家谢宗玉解析这个时代的阅读纠结与写作流变。研修班学员在行走中追寻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于山水中放情抒怀,更在与文学名家的交流互动中承继文学之事业。

结业仪式现场。

这次采风路线串联起了湖湘探源之旅、瑶寨康养之旅、石刻研学之旅、古村探秘之旅与红色解码之旅这五条永州精品旅游线路中的精华景点,文学名家与文坛新秀通过这次活动走进永州,徜徉在青山绿水间,慢下来品味永州。他们在学习和采风活动结束之后,将提交一篇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希望能通过文字,发挥文学的力量吸引更多人来到永州、爱上永州,将永州之美告诉给更多人,让更多人读着诗文打卡永州。

播撒种子,期待花开

这是一个个汇集文学力量,传播文学之美,让更多青年走进文学世界的生动课堂。

作家走进永州多地中学开展文学讲座。

永州当地学生现场聆听讲座,感受文学滋养。

活动期间,知名作家奉荣梅、杨丹、方雪梅、刘翼平、吴茂盛走进永州市第一中学、道县二中、江永一中开展文学讲座,与青年学生畅谈写作经历,分享文学创作之路。

“文学写作要有一种在场感,要将历史和生活与现实相融合,设身处地,努力让自己和古人进行灵魂的对话。”“文学作品要用小切口反映大时代,作家必须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山水之名相聚潇湘之源汇文学之光书写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