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史,上下五千年。一个“孝”字,贯穿其中,将所有的碎片串联在了一起,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灿烂文化。
在《孟子·离娄上》有这样的记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古人生活的年代里,物质条件很苛刻,能够吃饱饭,穿暖衣,已经是很大的幸福了。相较于饥荒来临时,战事不断的年景,能够好好的休养生息,看到院子里儿孙满堂,秋收丰硕,这简直就是颐享天年的莫大欣喜了。
也正因为如此,老祖宗特别在意“人丁兴旺”,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社会中,劳动力就是生产力,家里有足够多的劳动力,才是家族兴旺的前提。
所以,传宗接代的理念深入骨髓。在“孝”文化中,生儿育女,为家族延续香火变得格外重要。
一个孝字,包含的东西实在太多,无论在生前,还是死后,都要尽孝。民间有俗语:“上坟五不做,平安无灾祸”,这里讲的就是在亲人逝去后,上坟祭祀的讲究,也是贯穿丧葬文化中的“孝”,这一延伸很有中国特色,也是华夏儿女应当明白和遵循的礼仪。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中,上坟祭祖的时间节点并不多,中元节,寒衣节,中秋节,还有就是春节。而春节是一个综合性的全国大型节日,不仅要上坟祭祖,还是一个辞旧迎新,祈福辟邪,娱乐休闲的好时节。
无论身在何处,春节都会回家祭祖,这就是印在骨子里的“孝”,也是落叶归根的体现,更是对入土为安的人一种最大程度上的尊敬。
上坟祭祖时,第一件不能做的事:穿衣不讲究,五颜六色,花花绿绿。一定要记住,上坟祭祖是一件很虔诚,很严肃的事情。
无论是从穿衣打扮,还是心之所向,都要庄严肃穆。丧葬文化同样博大精深,虽不用精通,但最根本的礼仪必须要懂。
作为晚辈,在祭祖的时候,一定要有“修养”,也就是家教。这样的子孙,才能让九泉之下的先辈们感到欣慰,在这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黑色,白色和一些深色的衣服为佳,红色和一些凡尘俗世味儿太重的服饰则不适合。
很简单,丧事是很悲伤的,痛失亲人的心情很痛,在这样的特殊氛围中,你不可能穿得很喜庆吧。这是人之常情,更是礼义廉耻的体现。
上坟祭祖时,第二件不能做的事:年过七十的老人,12岁以下的小孩,孕妇,不要去上坟。
这个其实也不难理解,已经过了70岁的老人,他们本身就已经年老多病,行动不便。而坟墓多建在偏僻冷清的山林中,这一路坎坷走过去,对他们是很大的挑战。触景生情后,心情激动之下,难免会发生诸多意外。
祭祖本是一件尽孝的好事,如果因此让活着的人遭受更大的痛苦,也就失去了原本的初衷了。
小于12岁的孩子,心智还不成熟,对于很多礼仪还不能从内心去感悟,特别是四五岁的孩子,特别爱贪玩,而且童言无忌,一不留神就会说出冒犯冲撞先祖的话来,与上坟的氛围格格不入。
而且小孩子还会到处乱跑,他们认为是在捉迷藏,在农村的山上很容易走失或者是摔下悬崖,这也是一大安全隐患。
至于孕妇,就不要多做赘述了,主要是为了安全考虑,本来就行动不便,而且不能太劳累和情绪激动。
再加上阴阳不协调,按照老祖宗的说法,此时去上坟对肚子里的孩子和孕妇都是不好的。还有一个原因,古代社会是男尊女卑的,这样挺着大肚子去上坟,也是对先祖的不敬。当然,这都是老旧思想了,不过为了安全考虑,孕妇是不建议去上坟的。
上坟祭祖时,第三件不能做的事:纸钱还没有完全燃烧完,人就已经走了。按照老祖宗的说法,这是很不礼貌的,是对先祖的不尊敬,也是不吉利的。
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安全因素。春节期间上坟,山上的杂草和树木都已经更干燥,一旦被大火覆盖,那将是十分恐怖的山林火灾。无论是对先祖的“家园”,还是国家财产来讲,都是极大的损失。所以,文明祭祀很重要,一定要等所有的明火都熄灭之后再离开。
上坟祭祖时,第四件不能做的事:后人上坟走错了地方,拜错了方向。随着进城务工的人越来越多,留守农村的人越来越少,再加上退耕还林之后,以前的山路都被茂盛的植被覆盖,很难再辨认出路了。
一年又一年的时光流逝,老一辈人慢慢都走了,剩下的后代子孙只有在特定的祭祖节日期间才会回家去看望先祖。难免会因为坟堆变得不那么明显而拜错了方向和地方。这样的结局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一定要把祖坟好好修缮,最重要的是:标识要明显,一眼就能找到先祖坟墓的地方,这样才能快速的进行祭拜,这也是孝心的表达。
上坟祭祖时,第五件不能做的事:不要拿着手机胡乱拍一通,然后发着朋友圈。很多地方有习俗,不仅要上坟祭祖,还要祭车,预示着来年顺顺利利,出门安全健康。车在路上行驶,不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所以还要对它进行祭拜。
无论是祭祖,还是祭车,原则上都是不能拍照的。这不仅是对先祖和神灵的不敬,还是自己不懂礼仪的体现。
即便是拍照作为留念,也最好自己留着不要外传,这是属于你自己和先祖的隐私。家事,也是私事,不可外扬,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结语
对于俗语“上坟五不做,平安无灾祸”,你是否和我一样,有了全新的认识呢?
上坟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文化习俗之一。至于上坟的一些讲究,该尊重的还是要遵从,至于那些确实不适用的,自然应当摒弃。
文中所说的这“五不做”,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春节期间上坟祭祖时,还是要记住老祖宗的这些忠告,方显孝之本质和具象表现。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