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的田地里,野草随处可见,有种野草长大后很像蒲公英,大家见过吗?
在老家,我们称它为野蒲公英,实际上,它的学名叫野茼蒿,属于菊科千里光族野茼蒿属植物,主要生长在湿润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等地。山坡路旁、水边、灌丛中常见,海拔-米。泰国、东南亚和非洲也有。
野茼蒿是一种常见的田间杂草,也是可以在荒地中极常见的杂草,常危害果园及蔬菜,常沿道路及河岸蔓延,还常侵入火烧迹地或砍伐迹地。在老家,它主要在茶叶地里比较多,每年秋季,茶叶采摘完毕后,野茼蒿就会长得比茶树还高,野茼蒿的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被毛;冠毛极多数,白色,绢毛状,易脱落。瘦果与蒲公英一样,藉冠毛随风飘散。
在农村,这种杂草不算太多,它一般不会成片生长,所以也比较好清理,一般在幼苗期清除即可。
虽然作为杂草,但茼蒿二字不是白叫的,虽然叫野茼蒿,但是其嫩茎叶可作野菜,其风味接近茼蒿,在饥荒年代,野茼蒿是一种非常好的野菜,现在估计没有食用了,另外,野茼蒿全株可作家畜青饲料。
除食用和做饲料外,野茼蒿全草都可以药用,一般在夏季开花之前进行采集。《南宁市药物志》中说:(野茼蒿)性“辛,平,无毒。可用于“行气,利尿。治水肿。”《广西本草选编》中对野茼蒿的描述则为:“健脾消肿,清热解毒。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营养不良性水肿,乳腺炎。”由此可见野茼蒿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药用植物绝不可以私自进行使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大家有没有见过这种植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