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李白一首峨眉山月歌仅用五个地名,就打
TUhjnbcbe - 2024/9/11 22:05:00
北京治白癜风的中医院 http://www.zkyyhhyy.net/index.html

李白一生都在四处游历,写下了无数关于优美风景的诗篇。他尤其喜欢明月,明月在他的笔下一直都是“通灵”活物。比如他曾经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自到夜郎西”,又在《月下独酌》中说“我歌月徘徊”。

李白出生在一个富商之家,少年时代跟随父亲居住在蜀地匡山,他五岁就很有文学天赋,十五岁开始写诗,以诗成名,小有名气,得到了一些社会名流的认可和奖赏。青年时游学江油、剑阁、梓州等地。李白在游学过程中受到了道家思想、侠客思想的影响。

诗仙李白一生爱作山川之旅,二十四岁那年,他决心离开故乡,孤身一人,带着三十万金钱,乘船出川,开始四处游历,寻找用世之机。这是他第一次出川。另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与渝州好友吴指南一同出游。吴指南有可能是一位和他年龄相仿的朋友,或者二人曾一起在蜀中寻仙访道。

他就像飞出樊笼的小鸟,带着十分愉悦的心情,从清溪下三峡,一路直奔荆门。途中看到秀美壮丽的江川风物,满怀着对故乡的热爱,兴高采烈地写下了一首《峨眉山月歌》,开头两句就是对故乡明月的赞美。诗作原文如下: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的大意是:

时值秋季,高峻巍峨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明月,秋高气爽,月色特别明亮。

月亮的影子倒映入澄澈的青衣江水中,又随着江水流动而移动,船走月亮也走。

我连夜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接驶向三峡。

我为什么这么急切呢?因为我想念你却一直见不到你,所以才乘船顺流而下渝州。

李白这首《峨眉山月歌》是他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

整首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落笔之处,仿佛让我们看到一轮俏皮的秋月,隔着峨眉山在怅望青衣江,思念远在渝州的故人,奈何月儿倒映在江水里,江水却无法把它带到朋友的身边。从而表达了他对故乡山水无比的依恋,以及对好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全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风致秀美,自然天成,信手拈来,空灵入妙,飘然逸韵,驰骋自由,构思精巧,意境清朗,仅用二十八字,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青溪、三峡、渝州,就打造出一种流动而连贯的画面,溶情思于山川风月,字里行间无处不渗透着对故乡的依恋和思友之情。因此,这首诗才能享誉千年,被赞为古今绝唱。

纵观全诗,在这一首《峨眉山月歌》中,虽然明月没有直接地与诗仙李白进行互动,但是,他开篇就采用青山吐月的写法,一下就让明月有了“生气”。四句诗有一半是描写故乡的明月,凸显了“月是故乡明”的深刻含义。即便是后面的思友之情,也是在“山月”这一象征意义下表现出来的,隐含了“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的意境,做到了时间和空间的有机融合,毫无雕琢痕迹。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白一首峨眉山月歌仅用五个地名,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