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刘少奇子女不同人生次子放弃跨国恋投身国防
TUhjnbcbe - 2024/3/31 16:29:00
怎样治疗白癜风 http://www.znlvye.com/m/

在刘少奇一生当中,一共有过六段婚姻,九个子女,自参加中国革命以来,刘少奇的个人生活,也如中国革命一样,经历了一段十分曲折甚至相当痛苦的过程。

无论是革命早期相识相许的何宝珍,还是解放前夕惺惺相惜的王光美,都曾陪伴胸怀天下,心系黎民的刘少奇走过一段浪漫而又艰难的时光。

一向严于律己,谦虚谨慎的刘少奇,在子女的教育上从无丝毫懈怠,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又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也正因如此,尽管刘家屡遭重创,但凭借忠诚于党与人民的严谨家风,刘少奇的子女个个都很有出息,在各自的人生舞台上大放异彩,闪烁着点点光芒。

刘少奇

1

年8月,在苏联留学两年的刘少奇回到长沙,此时,他听从陈独秀的建议与毛泽东接洽,而就在这里,他邂逅了何宝珍。

不久前,刘少奇曾领导过安源路路矿工人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罢工,他的这一壮举在当时获得了不少进步青年的追捧和青睐,都将他视作心目中的英雄,这其中就包括何宝珍。

何宝珍被安排在清水塘居住,与她做邻居的正是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和妹妹毛泽建。

但凡有空,毛泽东都会来这儿与大家闲聊,给大家讲述一些革命道理,也正是在毛泽东的帮助下,何宝珍在思想上有了很大进步。

毛泽建(中间)

这一年,何宝珍遇见了一生挚爱刘少奇,一天,毛泽东邀请刘少奇到清水塘商谈事情,隔着窗户,何宝珍瞥见了刘少奇的身影。

此人又高又瘦,高耸的鼻梁上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那坚毅的目光,认真的模样立即将何宝珍吸引住了。

正在她细细揣度此人是何人物时,杨开慧突然来到她的身后,拍了拍她的肩膀道:“少奇同志和润之一谈起来,就是一整天,为了工作,一天不吃饭也能扛得住!”

何宝珍一听此语,惊道:“少奇?刘少奇!姐姐,他就是领导安源大罢工的刘少奇,对不对?原来他这么年轻呀!”

杨开慧道:“是呀!是呀!他就是刘少奇,安源工人俱乐部主任。”

吃饭的时候,何宝珍与刘少奇正好相对而坐,偶尔的目光相触。

何宝珍

这时,毛泽东似乎看出了什么端倪,他不失时机地建议道:“少奇,你安源那边不是缺教师吗?我看,宝珍就非常适合呀!”

毛泽东的这句话,似乎在有意提醒刘少奇也把握时机,莫将大好姻缘白白失去。

心领神会的刘少奇马上答道:“是的,是的,安源现在正新建许多学校,十分缺女教师呢!”

此时的何宝珍脸上出现了一圈红晕。

何宝珍本出身名门,原本作为高才生的她,却主动投身革命,最终因参与学潮而遭校方开除,在朋友的介绍下,到长沙结识了毛泽东与杨开慧。

毛泽东与杨开慧

为了让何宝珍继续完成学业,毛泽东将她安排到湖南自修大学继续深造,而此时的何宝珍即将面临毕业,当被自己的偶像邀请到安源去时,自然心花怒放,心向往之。

次年春天,何宝珍约上三师同学吴诗羽一道来到安源,从此,走上三尺讲台,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教师梦,也同时与刘少奇展开了一段浪漫的恋情。

2

在安源期间,何宝珍时常见到刘少奇忙碌的身影,他时常与工友们打成一片,并且与普通工人拿着同样微薄的工资。

刘少奇晚上经常熬夜,并且吸烟吸得特别厉害,这一切都被何宝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也不知是出于对这位工人领袖的崇拜,抑或是同情,从此,刘少奇这位身材高瘦的男人,便住进了何宝珍的心里。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傍晚,刘少奇与何宝珍共同撑着一把伞,行进在回家的途中。

好长一段时间内,两人都未曾说话,只是约莫能感受到彼此间急促的呼吸与砰砰的心跳。

最后,还是刘少奇打破了这有点尴尬的沉默,他笑着说:“宝珍,多久吃你的喜糖呢?我想,润之与开慧都等急了吧!”

何宝珍听后心跳更快了,她脸颊间一片飞红,转身便离开了。

后来,何宝珍逐渐了解到,刘少奇曾经有过一段婚姻,但那只是形式上的,他的原配夫人周氏曾是遵循旧时代父母之命嫁到刘家的,刘少奇与她并未构成婚姻事实。

何宝珍

何宝珍马上想到了自己幼年时那段凄苦的经历,自己不也曾是童养媳吗?也许正是这样一种“同病相怜”,让他们的革命感情瞬间升华了。

年4月,正是春暖花开,莺飞草长的季节,在安源工人俱乐部的大礼堂内,刘少奇与何宝珍在战友们的祝福下,正式结合了,虽然婚礼极为简陋,但二人却毫不介意。

婚后,他们的长子刘允斌、长女刘爱琴、二子刘允若相继出生,在此期间,由于工作关系,两夫妻与孩子之间经常聚少离多。

刘允斌尚不到一岁时,由于工作原因,刘少奇需要经常辗转于武汉、长沙与安源一带进行工作,而妻子何宝珍则扎根湖南,小允斌则只能被送回老家花明楼抚养。

尽管如此,这个革命家庭的生活过得还算幸福,至少一家人心中无限记挂和思念着彼此。

但事情的转折发生在年的春天,为营救何香凝之子廖承志,何宝珍四处奔走,最终遭到特务缉捕,被关进监狱。

廖承志

在狱中,何宝珍巧妙应答,沉着冷静地应对着敌人每一次审讯,始终没有供出任何一位战友的情报。

然而就在年的秋天,一位同志因为经不住敌人的严刑拷打,最终将她是刘少奇妻子的真实身份暴露出来。

敌人得知此重要讯息后,穷凶极恶地对她进行了严刑拷打。

可是面对着种种折磨、屈辱,何宝珍眼睛内始终闪烁出坚毅不屈,自信高傲的光芒,有时候这样的目光让敌人都感到后怕。

在南京雨花台,随着一声凄厉的枪响,年仅32岁的何宝珍英勇就义。

而此时,刘少奇正行进在长征路上,根本无法得知有关妻子的任何讯息,而他们的儿子、10岁的刘允斌此时正被身在家乡的伯父抚养。

7岁的女儿刘爱琴则在武汉给人家当童养媳,最小的儿子刘允若则在街头四处流浪。

3

几个孩子中,命运最多舛的还是长女刘爱琴,她从小便与亲生父母分离,被送到养父那里抚养。

而此时她自己的亲生父母,正为革命天各一方,并且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刘爱琴从小乖巧懂事,十分体谅养父母,人还不到桌子高时,就帮着养父母承担许多家务活。

在那样的一段时光中一家人的生活虽然过得捉襟见肘,但彼此相濡以沫,相互关心,日子过得温暖而幸福。

但在旧社会,大多数穷人家的孩子都逃不出“童养媳”的厄运,刘爱琴也不例外。

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刘爱琴的养父母不得不将她送给一处“大户人家”做童养媳,从此,刘爱琴便遭遇了她童年中最黑暗的一段时光。

所谓童养媳,无非是大户人家花钱雇来的廉价劳动力,刘爱琴在雇主家不仅要干很重的体力活,而且一旦出现小过错,雇主非打即骂,甚至拳脚相加。

有一次,刘爱琴在灶台生火的过程中,由于打瞌睡,额头不慎撞到了灶台上,主人不但没有给小爱琴进行及时包扎,而且还狠狠地教训了她一顿。

像类似这种情况对于刘爱琴来说,成了家常便饭,多少个凄惶的夜晚,刘爱琴只能以泪洗面,这样的生活让刘爱琴充满绝望。

而此时,能让自己摆脱苦厄的人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这几年,刘少奇夫妇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刘爱琴,乘着国共合作之机,刘少奇便马上派人将刘爱琴接到了延安。

得知何宝珍死讯后,刘少奇悲痛欲绝,原本很消瘦的他显得更加憔悴。

此时,年仅11岁的刘爱琴来到了延安,在这里,虽然身遭丧母之痛,可她一点也不孤单,反而得到了夏之栩、邓颖超等人的母爱,不久后,刘少奇一家终于团圆。

刘少奇与小女儿

4

更值得一提的是,何宝珍走后,刘少奇在延安又结识了新的革命伴侣谢飞。

谢飞是船工的女儿,从小在海边长大的她,养成了直爽、干练的性格,这样的性格深得刘少奇的欣赏和喜爱。

但是,谢飞也有一种浪漫情怀,就在刘少奇取得了开创华北根据地的辉煌业绩后,谢飞却与他分道扬镳,从此进入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再也没有回到刘少奇身边。

即便如此,谢飞仍然站在刘少奇的身后,默默地支持着他,她曾多次在媒体的采访中,称赞刘少奇的领导能力与人格魅力。

谢飞

年的阳春时节,王前成为刘少奇的第四任妻子,婚后,刘少奇的次女刘涛、三子刘丁相继出生。

由于王前的两个哥哥都是国民党军官,他们一人毙命,一人出逃,由于此种缘故,王前经常受到非议。

一时之间,让王前的思想负担无比巨大,无数个失眠的夜晚,她经常胡思乱想,自己只不过是名小干部,而刘少奇却是党内重要领导,何况自己还有政治问题。

这样的悬殊让她与丈夫之间产生了隔阂,于是,经过几番考虑后,她主动向刘少奇提出了离婚。

刘少奇对此十分震惊,也无比惋惜,他对王前说道:“你和你的两个哥哥完全是两条道路上的人,你为什么非要将自己同他们等同起来呢?你这种表现十分幼稚,希望你能经得起革命的检验!”

但王前心意已定,刘少奇最终也无法挽回。

经历4段的感情挫折后,刘少奇对婚姻已经心灰意冷,可命运却让他邂逅了人生最后一段珍贵的感情。

5

年8月21日,在西柏坡一间简陋的机关食堂内,他们举行了婚礼,此时,刘少奇正好已到知天命之年,而王光美只有27岁。

王光美是位名副其实的学霸,在当时的北平,她的大名早已闻名遐迩,她被人们称作“数学女王”。

刘少奇与王光美

出身名门的她受到两位哥哥的影响而投身革命,就在此时,她遇到了一生的挚爱刘少奇。

在刘少奇见到王光美的第一面,便被她的才华与气质深深吸引,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让王光美印象深刻的是,刘少奇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他在王光美面前,将自己的婚姻经历坦诚相告、毫不掩饰。

刘少奇甚至十分“可爱”地说过:“应该注意什么样的问题,你去找一趟安子文同志;如果想了解我过去的历史,你去问李克农同志。”

那个时候的刘少奇身体瘦弱,一米七的个头体重还不到一百公斤,王光美对此很是心疼,于是,她担负起了帮助丈夫调理身体的重任。

除了照顾丈夫外,王光美还悉心对四岁的刘涛和两岁刘允涛进行抚养,而那时的自己也已身怀六甲。

恰在此时,三大战役正式打响,日夜为战事操心的刘少奇根本无暇顾及家庭,压在王光美肩上的担子愈加沉重。

年3月23日,刘少奇夫妇带着几个孩子跟随大部队一起“进京赶考”。

从此之后,刘少奇日渐肥胖起来,以至于只能穿着略微宽大的背带裤,才能撑得起他的身材。

从王光美与刘少奇相识到进京的两年多时间里,王光美始终陪伴在刘少奇身边,不离不弃,她用一腔质朴的热情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丈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6

年,长女刘爱琴已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对于加入党组织。

她原本信心满满,但却不曾想,在组织审查时,她却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达到入党标准,刘爱琴在收到通知后,心灰意冷,一时之间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刘爱琴和父亲合影

刘少奇得知后,立即给女儿写了一封长信,语重心长地劝说她务必不要心灰意冷,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经过长久的历练与成长。

为此,他不愿意为女儿“开后门”,始终坚持组织对女儿的审核意见,绝不利用权力破例发展女儿入党。

通过耐心细致的劝导,刘爱琴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逐渐走出人生低谷,重新找到了奋斗的动力。

而此时,刘少奇的次子刘允若正在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以前的他的在班上名列前茅,如今在异国他乡一直与同学相处不好,渐渐地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成绩也一路滑坡。

在矛盾的持续升级中,刘允若逐渐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刘少奇知道后,写了一封信:“不管你将来干什么,我劝你学一门专业,因为学一门专业知识,对于你将来不论干什么工作都有好处。如果没有一门专业知识,则可能不论什么工作都难以干好。”

刘允若和父亲合影

经过父亲的细致劝导,刘允若在思想上有了一些改变,但好景不长,在一连串烦心事的纠缠中,他的思想又开始出现波动。

刘少奇在获悉后,大为震怒,他立即给儿子又写了一封多达两千字的长信,措辞十分严厉,批评儿子这种不良之风。

后来,在父亲与大使馆同志的帮助下,刘允若终于走出困境,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与姐姐刘爱琴相似,刘允若也认识了一名叫做丽达的苏联姑娘,二人彼此产生好感,坠落爱河,刘少奇在得知后,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

但那时,刘允若与丽达正处于热恋时期,始终固执己见,期待爱情的完满。但随着中苏关系的日渐恶化,刘允若为了国家利益,回到国内,中断了与丽达的联系。

刘允若

回到国内的刘允若,凭借自身的努力与勤奋,一直从事导弹设计工作,并在父亲的建议下,完成了参军与入党两大光荣任务。

在部队里,刘允若的心理和身体素质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他将父亲视作楷模,决心将一切都奉献给国家。

然而,特殊时期来临,一切全然改变。这场风暴席卷了刘少奇一家每一位成员,刘允若的事业与生活遭到重创,甚至是摧毁性打击。

十年的时间,刘允若饱受身体折磨与精神创伤,这让原本身体就十分虚弱的他,透支已经达到极限。年,47岁的刘允若在北京溘然长逝。

7

在刘少奇的诸多子女中,刘平平应该是最让父亲骄傲的。

在特殊时期,她也曾被关进监狱,但与大哥二哥不同的是,她等到沉冤昭雪的这一天。

刘平平

年,已过而立之年的刘平平得到了一次留学美国的机会,她改名王晴,希望一切阴霾永远离去,雨过天晴。

在六年的留学生涯中,她先后取得了四个学位,其中三个硕士学位、一个博士学位。

她的博导卡索教授曾对《纽约时报》记者说过:“王晴是我所有学生中最优秀的存在,她的父母非常伟大,她的国家也非常伟大,她以后一定会有一个精彩的未来。”

回到国内后,她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化的研究工作,年,我国第一条豆浆工业生产线在北京顺利投入生产,这也是我国食品工业化的首次尝试。

年,刘平平因突发脑溢血,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二年的睡美人生活,年12月3日,刚好花甲之年的刘平平逝世,她的患病,是我国科技界的一大损失。

刘爱琴

而刘少奇长女刘爱琴则在年被恢复党籍,并在中国公安大学执教。

这么多年过去了,刘爱琴始终没有忘记父亲的殷殷嘱托:要低调做人,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3年后,刘爱琴出版《我的父亲刘少奇》一书,真实反映了刘少奇同志生平事迹,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女儿对父亲的无限思念。

而晚年的刘爱琴深居简出,生活平淡,她就像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每天买菜、烧饭、收拾房间、照顾丈夫子女。

对于以前发生的那些不幸和苦难,她从不过多抱怨,并衷心祝愿祖国大地上所有的父母儿女都能幸福。

刘少奇与家人合影

对于子女,她却有一个看似十分另类的要求,那就是不希望他们从政。

她曾表示自己活了大半辈子,也没弄懂政治,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远离政治,做个平平凡凡的人,开开心心地度过一生!

闲暇之余,她还经常带着晚辈们重新回到父亲当年工作战斗过的太行山、延安等地,甚至还十分关心刘少奇故居的修缮情况。

年6月7日,92岁高龄的刘爱琴在北京与世长辞,她曾立下遗嘱,死后器官全部捐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为祖国尽最后的绵薄之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少奇子女不同人生次子放弃跨国恋投身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