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四首写水抒情诗词,寄托四种不同的情思
TUhjnbcbe - 2023/10/2 17:19:00
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古代诗词借景抒情为常用的手法,造就了很多经典诗词。

01一般来说,古代的诗是四句式:

前两句写景,很多经典很绝写景诗句往往都是这前两句;

后两句则是转折成写情,寓志,言志,讥讽等等之类的。

基本已经成了“公式化”的手法。

当然也有四句全是纯写景的,当然纯写景的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是可以表达景色令人愉快或者赞美自然、歌颂劳动者这类感情在里面。

将情怀隐晦地寓于景中,尤其是田园诗大部分是这样的手法。

诗句中常见的写景,一般是植物、四季风光、山水、田园风光为主。

而词之类这类则第一段是写景,第二段则抒情。也基本是固定的范式。

而用水寓志、寓情诗词也数不胜数。

今天就讲四位不同诗人笔下的四种不同的写流水手法寄托不同的情思。

02一、借流水抒归思

这首诗让方泽在诗坛上有了一席之地,这样的诗人实际有很多的。

武昌阻风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归乡心切,却因大风而滞留于武昌,于是流水而抒发思归之愁。情深意切,为思归思家的较佳之作。

作者方泽在诗坛上并不甚出名,资料记载也相对较少,从史料的只言片语知道他同*庭坚关系密切,*庭坚《*山谷集》中有《吴方公悦》诗。

宋代蔡绦《西清诗话》说,方泽“不以文艺名世”,而《武昌阻风》一绝“诗语惊人如此,殆不可知矣”,对这首诗推崇备至。

这儿最妙的是“江上春风留客舟”中的留字,本来是大风阻止船继续前行,江上起风自然要靠岸,这儿不用“阻”却用“留”。正如民间所说的:“人不留客,老天爷留客”,也是因为天气导致不能按时返家的多种情绪吧?

第一句: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写景,但是第二句:突然转折成“无穷归思满东流”,就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突然转折为“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儿诗人也用了同样的突然委婉曲折的路数。全诗基调是用了委婉曲折的抒情手法,最后一句同样如此,表面上说自己“贪看”武昌有名的柳絮飞花的景致而忘记了忧愁,事实上却正表明了心中无尽的愁绪。诗人用风为主线将春、思、水、闲、贪、飞花、愁给串起来了,这是在古诗词是很常用的手法,也是高超的手法,很多经典诗词都是用这样的线来串一花、一物、一事然后到了水到渠成不突兀。

风是因,阻是果。如果风只是阻止一天两天,也许他并不会那么思归心切。这证明这风不是一天二天,而诗人又在后面去看著名的武昌春天的柳絮即飞花之景,风又在这儿串起来了。而思和愁才是要表达的最主要的。可谓“无穷归思满东流”,是以水流无尽比喻内心的无限归思之情。这种手法并非方泽独创。

03借流水抒发不舍分别之情:

叹息苍梧凤,分栖琼树枝。清晨各飞去,飘落天南垂。望极落日尽,秋深暝猿悲。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流水可以代表无可奈何花落去,也可以代表绵绵长长的相思,思念,也可以代表时光飞逝,也可以代表连绵不断的情感和事物。

而李白这首:《泾川送族弟錞》就是代表绵绵长长的相思、不舍、思念的不绝。这儿錞应该读[chún]。

也有可能李白也有类似于李清照“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思的无奈吧?

04借流水来抒发愁闷苦之情:

李煜的代表作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属于此类。

一个亡国之君的愁闷可以想象,昨日还高居龙椅之上,今天却已是阶下囚,虽然保住性命,但是却是被软禁,度日如年。

这首愁苦之词也许有李煜潜藏的愤怒吧?相传正是因为这词而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相传是作这词有背后的故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实际李煜能如此也同他有相当大的关系,北宋当统一江南是大势,但是李煜的南唐当年也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也有机遇可以一统天下的。

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昨日高高在上,今天却是囚犯生活,两两相比,自然愁闷无比了。春风、明月在心境好时自然是令人愉悦的,但在愁闷时美景却会成为伤人之景,触景生情,引发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承载了多少次痛苦循环?用得绝妙,李煜那精神上的折磨循环,不只又一年,也许在每一天,每一个月,每一年都是如此吧?很多经典诗词之所以经典,也许就是有了同样的的经历,遭受了难以忘怀的情感,最终浓缩在短短的几段诗词中吧?

05离愁之情融入水中!

正如上面所说的,欧阳修的这首《踏莎行·候馆梅残》就是借流水来代表连绵不断的情感。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上面提到过,景美可以令人心情愉快,但是景美也能伤情。春风吹柳,春光无限,令人流连,却又很容易触动离愁。比如当你在欣赏那无限好的景色时,情感细腻的会想到如果能同相爱人一同欣赏就好了,能同家人共赏就好了,能同知己好友一同欣赏就更好了。于是那些美好的景色没有令人心情继续愉悦下去,却引发了思念,相思,离愁之情。古诗词中惜春、伤春之作大部分都是这个原因吧?后面抒情离愁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梅残、柳细、草熏、风暖等意象或隐或显地联系着别离,“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这就是非常自然的脱口而出。

这离愁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像眼前这连绵不绝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是无穷,去程也不尽。“迢迢不断如春水”是绝妙之句。即景设喻,触物生情,亦赋亦比亦兴,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那样无缝的衔接上了,一点也不突兀。从这一点说,它比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显得更加自然。

06四首诗词各有侧重点,各有其独到之处:

四人皆以流水喻情思,李白喻相思之情,李煜喻愁苦之情,欧阳修喻离愁之情。

不过方泽诗也有其独到处,就是即景取喻。人在船上,船在江边,临流凝睇,取水为喻,显得十分自然贴切;这水不是虚指,而是眼前的实物,这种即景取喻,最易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首写水抒情诗词,寄托四种不同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