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色文化遥寄相思中秋梦,千里故人此时逢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那些药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901/7433865.html

中秋月圆

Mid-AutumnFestival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

常见中秋月

中秋节,又名月夕,八月节,拜月节,团圆节……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年中秋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千百年来,吟诵中秋佳节的诗句数不胜数,中秋圆月更是被人们寄托了浓浓的相思之情。

为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在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中传承民族精神和灵*。在中秋节来临之际,由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承办的《情满中秋》主题活动于年9月11日晚在崇文楼B座七楼小剧场举行。

本次活动的举办由文学院辅导员李金波老师指导,文学院传统文化工作室的同学们策划,文学院全体同学参加。

活动分为六个小节。节目形式包括——朗诵,歌曲:《水调歌头》;歌曲:《看月亮爬上来》、《小情歌》、《情深深雨蒙蒙》;VCR:《采购篇》;游戏:击鼓传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八月十五圆月下

有人沐浴月光享团圆

有人仰望月光盼团圆

本次活动由李伟同学的朗诵掀开帷幕,深情诉说人们对佳节团圆的欣喜与期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汤文伯同学带来的清唱《水调歌头》,迎来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同学们用手掌打着节拍,透过历史的层层帷幕,仿佛看到了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苏轼酒兴正酣,站在一轮圆月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积极乐观的哲理思想,不断激励着我们前行。

我们相约去《看月亮爬上来》。在吕尤同学欢快悠扬的歌声中,我们仿佛置身于清风明月中,朗朗月光,是那般清香弥漫。在欢快的气氛中,同学们充分展现自我,增加了大家的自信心和幸福感。

由何乐宇、吴金艳同学演唱的《情深深雨蒙蒙》以及朱晓丹、杨婷、于洁同学演唱的《小情歌》,使人回忆起入学一年来同学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触碰到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一段《采购篇》VCR,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工作室老师及同学们的辛苦努力。

金波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致辞,同时为同学们送去美好的中秋祝愿以及象征着团圆相思的月饼。使在校的每一位同学深刻体会到团圆的幸福感,感受文学院大家庭的团结和温馨。

今天中午金波老师还带领18级同学在麦谷二楼亲自动手包饺子。同学们各显身手,包的饺子五花八门,精致,搞怪……应有尽有,同学和老师包饺子,煮饺子,坐在一起吃饺子,更是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处处洋溢着大家庭的欢快气氛。使同学们在离家千里的大学校园内深深体会到了文学院大家庭的团结和温馨。

本次活动最后在金波老师和全体同学的歌声——《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中结束。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一个团圆的日子,我们欢聚一堂,享文化之盛宴,品月饼之馨香,感团圆之温暖。本次晚会让每一位同学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中秋,使在校的每一位同学深刻体会到团圆的幸福感,同时也为文学院学生提供更好的文化氛围及生活环境。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果。在节目演出及观看过程中,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探索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文化素养,更增加了大家的文化自信心。

李金波,文学院辅导员。呼伦贝尔学院第五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呼伦贝尔学院第六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年获得呼伦贝尔学院优秀辅导员称号、获得第十届宿舍文化节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呼伦贝尔学院骨干辅导员、呼伦贝尔学院宿舍文化节征文指导教师。

排版编辑:刘梦晗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