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秋节去见你想见的人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所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会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称为“秋报”。后来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每逢中秋,都是阖家团圆、品尝月饼、共赏明月的日子。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时歌》中,就有一首描写道:“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此后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明天是中秋节,小编邀请各位书友一起来了解中秋的风俗,通过古诗词体味古人望月怀人的幽思。

中秋来历

来历一

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

来历二

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我们最熟悉了,先是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叫做中秋节。

来历三

中秋节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祭祀土地。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因此逐渐演变成中秋节。

中秋风俗

拜月、赏月

拜月、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民俗专家萧放说,拜月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宋代以后开始流行,至于具体的仪式,一般是到了农历八月十五晚上,人们在家里或者户外摆上“月神”牌位,然后放好瓜果梨桃、月饼等供品,然后进行叩拜,祈求福佑。流传至今,在全国大多数地区,拜月渐渐被赏月所取代,成为中秋佳节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与家人朋友一道,坐而望月,享受秋天的凉爽,寄托团圆的期望。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据说,“中秋观潮”早在枚乘的《七发》中已有所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创作的《八月十五日看潮》(其一)诗中也写道:“定知玉兔十分圆,化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流向月中看”,可知此风俗由来已久。

燃灯

中秋之夜,一直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湖广一带习惯用瓦片叠于塔上燃灯;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广东、香港等地,人们制作不同形状的灯竖起于高杆上,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孩子们在中秋节很喜欢制作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将柚子南瓜或桔子的瓤掏去,刻出简单图案,内点蜡烛即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杯桂花蜜酒,已成为节日里一种美的享受。我国饮用桂花酒的历史十分久远,在屈原《九歌》中,便有“援北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

中秋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宋·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一剪梅·中秋无月

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琵琶仙·中秋

清·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本文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