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玲玲医生 http://www.txbyjgh.com/index.html「本文来源:上游新闻」
烟火乡村,最美的冬日风景
李玮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大自然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这个季节,最美的风景在老家,最惬意的事儿是回故乡,去邂逅白居易笔下的烟火乡村。
一踏入冬月的门槛,杀年猪、灌香肠、熏腊肉、迎腊八、祭灶神······乡村的烟火气息逐渐弥漫开来,氤氲成一幅古朴淡雅的乡村写意画。
乡村的冬天是煮出来的,旺火中煮出温暖的记忆。老家蟠龙属于天气预报中的“高寒山区”,记忆中年年都会下雪。进入冬月,乡村的节奏会逐渐变慢,有着一年最为安闲日子。
“伙伴伙伴,与火相伴。”天寒地冻的日子,一家大小总会围着一个火炉,烧茶煮饭炖汤烤火,实在没食材就煮“水锅巴”······干柴遇到旺火“噼里啪啦”欢唱着,水烧开发出“咕噜咕噜”的沸腾声,男人“吧嗒吧嗒”吸着叶子烟,女人“吱溜吱溜”搓麻绳打鞋底。倘若来了客人,也总是围着一团炉火“煮火锅”,喝“转转酒”,细斟慢饮图个“热络”。所谓“煮火锅”就是把铁锅架在火炉上,取来膘肥肉厚的猪肉切成坨,从泡菜坛子里摸出“七姊妹”海椒以及酸大蒜酸姜酸萝卜等,与自家三伏天晒熟的麦酱一起爆炒,烹制一大锅“老汤”。孩子们从屋后雪地里弄回青菜白菜萝卜蒜苗芫荽等,人们就开始“煮冬天”。大人们会往锅里加入乡间奇闻、农事节庆、来年打算,孩子们则会加入成长的心事、少年的烦恼。“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烟火味道注入腌制腊肉的咸腥、泡菜坛里的辛辣,农家日子也便有了浓烈的色彩,再加上自家酿造的“苞谷烧”,乡村的冬季就会摇摇晃晃沉醉在白居易“煮酒候友人”的意境中。
犹记得,参加工作次年,我从窗明几净的化验室转岗到灰尘弥漫的生料车间,情绪低落。一个北风呼啸、寒风凛冽的冬夜,组长邀请我们几个“失意青年”下班后去他屋里“煮火锅”。一进屋,他就带领我们烧锅闹灶,把一锅美食端到火炉上。一碗“苞谷烧”转圈喝三巡时,组长语重心长教导我们:“武侠小说中的盖世豪侠,都是被逼到绝路时才能获得绝世武功,因而人这一辈子要忍得、饿得、受得、累得······”这一席话一直在耳畔萦绕。吃过这顿“土火锅”后,我们几个年轻人很快就调整工作状态。我在上班之余刻苦学习,被评为单位年度先进,次年调回生产管理岗位,再后来成为主管企业生产技术的副厂长。其实,世间所有的美好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总是要经过时间的烹煮,慢慢成长。亦如烟火乡村的慢煮生活,你放入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乡村的冬天是熏出来的,腊味里蕴藏着独特的味觉密码。“有钱没钱,杀猪过年。”冬至一过,乡村就进入杀年猪熏腊肉的时节。杀年猪是一项神圣而美味的大事,要翻黄历看吉凶选日子,特别要遵从“逢亥不杀猪”之习俗,老人说十二地支中亥是猪的本命日。杀猪当天,在肥猪赶出猪圈时,主人还会“喏哇——喏哇——”大声呼唤,祈求来年六畜兴旺。
农历冬月二十五是父亲的生日,每年我们家选择这个吉日杀过年猪。杀猪匠把猪肉分割成七八斤的块状,待完全冷却,父亲就会细心地把鲜肉一层一层抹上盐粒,再置入大瓦缸中腌制七天,风干数日后用山里特有的柏树丫、柚子叶、橘子皮等熏制腊肉。每每此时,院落的烟雾就会升腾起来,与左邻右舍飘来的各种烟气集合,古朴温情的村庄被包裹其中,缥缥缈缈犹如仙境······因为烟火味道的浸润,父亲熏制的腊肉会泛着金色光泽。客人来了煮上一截,瘦肉红润,肥肉淡黄,无需再加工,切片后直接上桌。在父亲看来,腊肉承载着一家人全年的口福,来不得半点偷巧和虚伪。
乡村的冬天是煨出来的,炉膛里煨出乡味绵长。“最是人间烟火色,且以美食慰风尘。”有人说,精致的珍馐美馔、撩人味蕾的佳肴,多是煨出来的,此话在理。煨,讲究文火和武火,武火热烈让汤汁滚沸入味,文火慢炖滋味才会持久温厚。
父母孝顺,每年冬天就会利用砂锅,给年老体弱的奶奶煨瘦肉粥。煨粥的食材除了大米、玉米、黄豆、花生外,瘦肉是必不可少的的元素。特制的瘦肉粥入口软糯,美味而滋补。我们几个娃娃也会围着火炉旁在炉膛里放烧洋芋、烤红苕、煨芋头等,半晌午掏出,焦黄的外壳中隐藏着诱人的酥香。煨醪糟绝对是一项技术活,除了讲究酒曲比例,关键是个人的“手势”——将拌好酵母菌的酒米饭加适当的温开水,冷却后盛入脸盆大的陶钵中,再放入柴灶锅里,陶钵周围用干豆叶加旧棉衣等保温。发酵的温度全靠父亲的手感,如遇锅冷,父亲或“加把柴”,再撒点竹叶子、锯木面等“渣渣柴”压火,以保持适合的余温。乡里有“煮酒熬糖充不得老行”之说,但父亲煨的醪糟从没失手过,可以香甜到正月末。烟火暖,人情暖。醪糟出窝时,定会满院生香,父亲总会给左邻右舍端去一碗,大家互相品鉴一番,同时感恩土地的恩赐。有人说煨是一种火候,在父亲眼中更是一种尺度、一种境界,人间有味是清欢,有味的人生都是煨出来的。
乡村的冬天是熬出来的,寒夜里充盈着本草的药香。“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搓脚,湿邪乃除;秋天泡脚,肺腑润育;冬天烫脚,丹田暖和。”在乡下,乡亲们都习惯用中草药热水泡脚,并总结了无数“言子”:“脚是人之根,脚热暖全身”“早上洗脚,当吃补药”。
其实,由于春播夏长秋收,家家户户只有到了冬天,才有闲心正二八百地熬水烫脚。都说“端午百草都是药”,每年端午前后,乡亲们都要采集艾草、石菖蒲、苦蒿、千里光等植物,放在大门前避邪,冬天到来,就把这些“端午草”放在锅里熬煮,同时加上落地的兰花、梅花、柚皮、橘皮,加上这一年的阳光、细雨、繁花、落叶,熬制成馥郁芬芳的“百草汤”。此时,烟火的味道混杂本草的药香,在房内氤氲蔓延,一家人用热气腾腾的“百草汤”泡脚,度过一个个漫漫冬夜。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烟火是乡村的暖色,温暖着游子的记忆;烟火是最美的底色,牵系着游子的乡愁。有烟火气的生活,有烹煮煎熏熬,有水意有火意有诗意。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如今,许多在外漂泊的游子趁着乡村振兴的春风返乡创业,一度寂静的乡村再次升腾起生活的喧闹与红火,让乡村烟火得以延续。
(作者供职于梁平区融媒体中心)
版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