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些说不能进厂,进厂没出息的人,他们在干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初期的图片 http://pf.39.net/bdfyy/bdfyw/170513/5371622.html

我十八岁进厂,前前后后离开了三次富士康,也进了三次富士康,在这个问题上我最有发言权。我总结了一句话:年轻人千万不要进厂,工厂就是年轻人的温柔乡,工厂就是年轻人的坟墓。

我经历过很多,从一个富士康的打工仔,到今天的互联网从业者,这中间的跨度之大,我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超出许多人的想象。

过程就不细说了吧,我只想说说我的几点个人感悟,用来警醒那些依然沉醉在温柔乡的年轻人们。

一、认清现实

要做到认清现实,并不容易。

我的几个富士康朋友,直到今天我还在跟他们联系,其中有一些人直到今天,还是在富士康干着老本行。他们给我的一个最大的感悟就是:不愿认清现实,总是逃避现实。

你跟他们谈未来,他们不开腔;你跟他们聊工作,他们不开腔;你跟他们谈结婚买房,他们还是不开腔。

那你能跟他们谈什么呢?女人、女朋友、喝酒聊天吹龙门阵,这个是可以谈的。

那请还在厂里上班的朋友们告诉我,你们为什么不敢谈这些问题?

说到底,进厂真的是温柔乡,一个可以让你逃避现实问题的温柔乡。

我为什么会三进三出富士康?原因也很简单,在富士康的时候,我觉得这里很不好,没有未来、薪资又低、每天的生活行尸走肉,味同嚼蜡。

但离开富士康后我又觉得,富士康真好,没有压力、没有竞争、还有美女和同事,每天只需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拧螺丝就行了。

这就跟我们的人生一样,惧怕竞争、惧怕未来的不确定性,惧怕不成功。

进厂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当你习惯了进厂的生活和模式,你就会变成一个“原始动物”,不具备在现代社会生存的一切要点。

你没有竞争意识,没有与人协作的能力,没有进取心,畏首畏尾,甚至会与社会脱节,你的生存技能会不断退化,这也是进厂没有出息的根本原因。

我认为进厂的人都需要认清现实,那什么是现实呢?

大部分进厂的人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这是现实;大部分进厂的人,最高的教育也就是职业教育,例如中专、大专等等,而这样一群人,在整个社会的位置,是处于底层的,这也是现实。

要做到认清现实,并不容易。

我们不谈理想,就谈现实。如果你能够谈论未来、谈论工作、谈论结婚生子、谈论房子的时候,那么我相信,你的进厂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反之,你就是社会的底层。

放在食物链里,你就属于草,遍地都有,一抓一大把的那种,连食草动物都算不上。

二、不确定的未来

我在富士康的那段日子里,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进厂,却不愿意去学一门技术养活自己呢?

后来,我在朋友的身上看到了答案。

我最后一次进富士康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朋友。这位朋友与我一起离开的富士康,他曾发誓再也不回富士康,但后来打脸来得太快,以致于他自己都想不到。

朋友离开富士康后,先去做了火锅店的服务员,在这里耍了一个女朋友;后来又去送外卖,女朋友嫌弃这份工作赚不到钱,让他跟着表哥去学装修。

朋友又跟着她女朋友的表哥去学装修,干了一周,朋友工资都没要,直接跑了。为了这事,女朋友跟他分手了,嫌弃他“没前途”。

这件事后来成了朋友心头的痛,一提起就沉默,闭口不言。

再后来,朋友回家在家人的推荐下去学了挖掘机,学了一个月,朋友又跑了,直接跑过来找我耍了几天,最后决定要去富士康进厂。

朋友决定去富士康的那晚,我带他去小酒馆,我们两个人聊到凌晨一点,期间我一直劝他,但是未果,此后我再也没有在他面前提起这件事。

朋友为什么干一行丢一行,始终安定不下来?

很多人说朋友吃不了苦,在我看来问题的根源其实在于朋友惧怕未来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的未来,对于习惯进厂的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也是需要极力克服的一件事。

进厂的特点是什么?工资看得见,加班看得见,每天要做的事情也看得见;而进厂外面的世界可不是这样,老板不一样,工地不一样,每天要干的活也不一样。

进厂一个岗位是固定的,每天要做的工作也是固定的,这能够给人的心里带去极大的安全感和确定性,但当你出来之后,很多人之所以还会怀念进厂,就是因为进厂给予他们的安全感,给予他们的确定性,每天不用为了生计和其他事情发愁,只管上班就好。

这就是进厂的优势,也是进厂的最大劣势。

我在前面已经说了,一个现实是,进厂是社会的底层。这就意味着,你可能买不起房、买不起车、结不起婚,甚至养不起娃。

这些林林总总,都是进厂所需要牺牲的。

年轻人的最大优势就是年轻。如果这个时候你不能利用自己的年龄优势去学习一些技术,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反而去进厂每天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

这本身就是对自身优势的漠视,对自己未来的不负责任。因为你在逃避未来,逃避现实,没有正视现实,没有正视现实给你的压力。

是,现在的大学生刚出来一个月的工资也许是没有进厂高。但三年之后呢?五年之后呢?进厂还是进厂,拿着死工资,但大学生也许月薪早已经上万了。

拿死工资,这就是年轻人为什么进厂就废的原因。

以成都富士康为例,五年了,底薪一直都是元,五年了,按照每年16%的通货膨胀来计算,你在富士康干五年,你的实际薪资购买力不增反减!

这就是进厂为什么没有前途。

三、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人生

当我下定决心要朝着过好日子攀登的时候,进厂这件事就已经被我抛之脑后了。

我承认,花有百样红,人有各不同。有的人觉得一辈子踏踏实实稳稳定定也挺好,还有的人觉得这样躺平也不错,没什么心理负担和压力,一辈子追求简单,平实,朴素。

这些都是每个人的选择,这一点无可厚非。

但是,我们的选择到底是什么?你是真的不想过好日子?还是说,你是因为知道自己这辈子没希望了,才决定调低自己的标准?甘愿普通且平凡?

这一点,需要搞清楚。

最初,我前进的动力源自于我对后代的寄予厚望,不愿意他们过我这样的苦日子,经历我这样的经历,给他们更好的教育和童年。

后来,我前进的动力变成了不仅仅是基于后代更好的条件,而是实现自我。

两个条件不变,但我的野心显然更大。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过的一句话:“因为我觉得人大部分都是无用的人,我是个挺精英主义者的,你认为商业是件肮脏的事情,你赶快走,千万别来,我们认为不需要这样的人。”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觉得进厂挺有出息的,挺光荣的,也觉得自己挺有用的,这一生没白活的,这对,这是你的选择和你的认知,我没有理由去打搅你,这个社会也不需要你这样的人。

吴晓波的精英主义者论调,也曾在罗振宇的口中出现过,即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这个社会是丛林法则,优胜劣汰。

这么说很残酷,也违背的共产的初衷。但事实是,现实就是如此。

进厂不能说这辈子就废了,也许你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我看来,你是无用的人,是一个被淘汰的“边缘人”,是遍地都是的草。

没办法,这不是我的初衷,这是现实的底色。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