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刘*连 http://m.39.net/pf/a_4305593.html走过多少城乡,漂泊多少地方,见过许多面孔,品尝过人间冷暖热凉,回头望,梦里的故乡,袅袅的炊烟里,笼罩着我的梦想。
儿时的记忆里,家里的灶台是最美最香最让人陶醉的地方,虽说灶屋不大,却也干净明亮,长方形的灶台,并列着一大一小两口铁锅,小的炒菜,大的蒸馍、下面、烧汤,灶膛也早已经过改造,“拉风”这个词不知要早于网络多少年,风箱已经成为过去,一灶膛柴火点燃,用铁皮封了小小的灶膛口,柴草便噼噼啪啪作响,白白的炊烟爬上烟囱,宣告着美食即将开张。
一日三餐,或许如指头上的数字那么简单,早晨的一大锅热腾腾的馍足够一天食用,面的香味便在小院里徜徉,抑或有一小碟酱豆,咸香的挑逗会让人食欲大开。秋冬的红薯是烀出来的,滋味让人回想起来反胃却又禁不住掰开一块尝尝。面汤里没有鸡蛋却有满满的面香,一大盆腌萝卜丝能唤起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感叹。
中午的面条是不变的主题,捞面条是夏季的标配,不用什么炒菜,清汤里沏上些许韭菜就足够了,几滴香油能激起你味蕾的跳动,倘若能打入几丝蛋花,那就多少有点奢侈了,热面条过了清冽的井水,一人一大盆,浇上蒜汁,那滋味不是一般的好,当然,好吃的一定不能一人独享,一定得到大枣树下的饭场里,与东邻西舍共享美食时光,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如同脚下小河里的水轻轻流淌。
吃晚饭实在是一种浪费,如果不是晚上加班或是明天一早还有重活,那是要省略而过的。一般人家也就是喝茶代替了,所谓的茶并没有什么茶叶,红薯干才是它的真容,淡淡的甜甜的,如果有几粒绿豆或是一把小米、几块老南瓜,那家的女人肯定是会过日子的里手儿。
地锅饭的记忆里,最美的当数大锅菜,难得的五花肉切片下锅,一阵猛油爆炒,薄薄的五花肉便发出“嘶嘶嘶”的声响,那是出油的声音,油泡儿如一层珍珠的时候,肉片儿也卷成了一个个耳朵样儿,家里自制的老酱是任何调料也不能代替的,仅此足矣,爆出浓浓的肉香、酱香,四季应时的蔬菜顺手拈来,或片儿、或条儿、或丝儿、或段儿,都无所谓了,下锅炒上一回,加水开煮,不用太长时间,小院子里便香味四溢了。配上热腾腾的大蒸馍,不到饭场里炫耀一番那是对美食的不敬。
漂泊东西南北,走过春秋冬夏,经历悲欢离合,流过几多辛酸泪水,梦见过几回洋槐树下的缕缕炊烟,和大树下那些简单的透明的人们,是否还能为我做一锅地锅烩菜,唤醒我尘封的记忆,放在我的心头,慢慢地焐化我心灵深处的坚冰。
我想,会的,一定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