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同一地区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下中蜂秋冬季情况 [复制链接]

1#
专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温馨提示:边听边看,学习效果就是好!


  为观察中蜂秋季和越冬期在不同温度、群势和蜜源条件下蜂群的状况,对蜂群秋冬季正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分别于年9月下旬-12月31日,对荆门地区分别位于城区、丘陵和浅山区的三个蜂场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分别选取位于城区的廖启圣、丘陵区的郭家友、浅山区的刘云蜂场进行了观察。开始观察时,这三个蜂场的蜂群群势大体相当,6-7框的蜂群数占70%左右,4-5框的占30%左右。三个中蜂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一样,蜜源、气温条件也不相同。从蜜源情况看,三地都有野菊花、千里光,丘陵区、浅山区比城区盐肤木、楸树多一些。由于城市绿化,城区除有上述蜜源外,栾树比较多,还有枇杷。

 二、不同地区产蜜量比较

 9月下旬,这三个地区气温对蜂群适宜(日均温14℃-19℃),蜜源大体相当,采收的蜂蜜也大体相当,6-7框的蜂群平均采蜜7.5公斤,4-5框的蜂群采蜜4-5公斤,基本上是打一半留一半。

 城区由于冬季气温较高,蜂群能够有效采集野菊花、千里光和枇把蜜,能采到商品蜜。秋冬季加起来,每群产蜜10公斤,较丘陵、浅山区多产2.5公斤蜂蜜。


  三、蜂王产卵与蜂群子脾情况


  9月下旬因三地气温均适宜且相差不大,这三个蜂场蜂群的子脾面积相差不多。经调查,4-5框蜂量的蜂群,上了继箱、浅继箱的,其子脾面积(包括卵、幼虫、封盖子)每群子脾面积1.5框,不上继箱、浅继箱的,每群子脾面积只有0.6框;6-7框的蜂群,上了继箱、浅继箱的,每群子脾面积为3.75框,不上继箱、浅继箱的,每群子脾面积只有1.5框。上继箱、浅继箱的蜂群子脾明显大得多,不存在蜜压子圈的情况。

 秋蜜压子的现象在传统土笼饲养中更为明显。例如年9月,笔者到浅山区易畈村罗师傅家帮忙取土笼蜜,20多笼取蜜公斤,每群取蜜15公斤。但我们发现其中心子脾只有大约标准箱的0.6框,甚至部分子脾还遭丢弃,严重影响蜂群繁殖。

深秋至初冬,当气温由热变冷后,三地因位置、气温不一样,三个蜂场蜂群内子脾面积及蜂王产卵情况就有了明显的差别。10月24日调查,浅山区和丘陵场地大多数蜂群为5框,气温最低的浅山区蜂场,此时有一半左右的蜂王停产,另一半每群子脾面积为0.6框。丘陵场地大多接近1张子脾。而温度较高的城区场地5脾蜂群,每群约有1框面积的子脾,7框群内每群仍有3张面积的子脾。到11月4日,城区场地7框群还进有2-3公斤野菊花蜜。

12月4日剧烈降温,城区平均气温3℃-5℃,浅山区为0℃左右,浅山区、丘陵地区蜂王基本停产。而城区5框蜂每群还有0.3框的子脾面积、7框蜂每群仍有相当于2框的子脾面积。12月中下旬后,浅山区和丘陵场蜂群结团越冬。城区因周围有枇杷开花,气温又较其他两个场地高,超过5脾的蜂群基本不停产。当城区气温上升到7℃时,尤其是气温达到10℃以上时,能观察到有大量工蜂出勤采回枇杷蜜粉。7框以上的浅继箱有3群,覆布潮湿,箱底有大量冷凝水,表明蜂群进蜜不错。

四、结论与讨论

(1)由于同一地区不同蜂场的场地、蜜源、气候条件不同,蜂群断子期和子脾面积不一样。冬季气温较高、有蜜源的地方,蜂群不结团,繁殖好,能采蜜。

(2)上继箱或浅继箱的蜂群,在秋季初冬既利于提高蜂群的采蜜量,又利于防止蜜压子,对蜂群秋繁,培育适龄越冬蜂有利,值得大力推广。

免责声明:资料源自网络,仅供参考,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了就点进去看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