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2日,医院副院长廖武孝52岁生日还有8天。当天晚上7点左右,廖武孝却突发心肌梗塞,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自年毕业于贵州中医学院针灸系以来,廖武孝同志秉承医者仁心,悬壶济世救民,妙手回春,“针”到病除,救治患者无数,为惠水中医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0年的医者生涯,廖武孝一直坚守在工作一线,把脉问诊,点燃了一盏不灭的医者明灯,为患者撑起一片敞亮的健康天空。
灯火常在,行者不孤。廖武孝,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同事眼中的廖武孝:勤奋敬业、医德高尚的老*牛
讲述人:医院医师徐永超
说起当初与廖武孝结识的场景,在医院工作了11年的医师徐永超眼神里瞬间充满了光亮,那是一种倾盖如故的相见恨晚。只是一想到如今却天人永隔,徐永超的脸上爬满了哀思。
年6月,即将大学毕业的徐永超和同学一行6人来到惠水,当时担任医院副院长的廖武孝带他们来到了正在建设的医院新院区。
彼时的新院区,还是一片荒地。就在那里,廖武孝和徐永超他们围坐在地上,说起了自己的中医情结,医院发展的前景,希望徐永超这样的年轻人投身中医事业,将中医发扬光大。
廖武孝的真诚打动了徐永超,医院将是自己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热土。师从廖武孝,从看病历、把脉象、写处方,到能够独立出诊,徐永超的医术愈发成熟,这离不开廖武孝的言传身教。工作上,廖武孝是威严的师者,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生活中,廖武孝是慈祥的长者,细心关怀,让人如沐春风。
“廖老师工作十分敬业,他早上7点半就开始坐诊,一天的看诊量多达余人。他一门心思照顾病人,却没想着好好照看自己的身体。”徐永超回忆,为了方便从远处来的病人早点坐到班车回去,廖武孝中午几乎不休息,简单地吃过午饭后,就接着看诊。
不仅是为患者节省来回奔波时间,廖武孝还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想方设法为病友省钱。他所开的中药,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一副可以吃两天。无形之中,为患者节省了医疗费用。
身为副院长,既要处理医务管理工作,又要从事具体业务,廖武孝工作量很大,即便如此,他仍每天坚持坐诊。有时甚至是开会的间隙,都要抽出时间来给病人看病。因为他知道,病人在等着他,病人需要他,他不能够辜负了病人的信任。
“真正的中医是治人,不是治病。”廖武孝略带威严的声音犹在徐永超的耳边。
医者仁心,不忘初心。敦敦教导,一生圭臬。
家人眼中的廖武孝:“不近人情”却是一腔赤子之情
讲述人:廖武孝大嫂徐以萍
今年60岁的徐以萍,是长顺县文联的一名退休干部,她还有一个身份:廖武孝的大嫂。惊闻廖武孝离世的噩耗,徐以萍差点昏厥在地。
人们常说,长嫂如母。但在徐以萍的印象里,廖武孝却是一个懂事明理的好孩子。在他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廖家父母几乎没有花什么功夫。徐以萍嫁到廖家的时候,当时的廖武孝还在读高中。说起自己的报考志愿,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医学专业。
自幼天资聪颖,加上后天的不懈努力,廖武孝如愿以偿进入贵阳中医学院学习针灸。学业期间,为了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廖武孝对自己敢下“狠手”,经常用银针在自己身上进行针灸实验。
5年的中医学习,廖武孝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但他并没有骄傲自满。廖孝武深知,中医博大精深,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习期间,他主动向有经验的老中医学习请益,不断补齐自身短板。顺利毕业,廖武孝原本有机会留在省城贵阳,但他却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家乡惠水。自此,廖武孝不断钻研医道,医术越发精湛,省内其他州市乃至省外的患者都来向他求医问诊。
“从前就听说我这个小叔子看诊有一点很特别,就是无论是谁来看病,都必须要排队。就是自己的母亲、妹妹来看病,也不例外。”说起廖武孝的“特别”,一开始,徐以萍很不理解,都是一家子人,这个时候你不是更应该行个方便吗?
徐以萍“不信邪”,有次自己生病了,就来找到廖武孝,心想凭着这一层关系,插个队应该没有问题。但她却被廖武孝一句话给“怼”了回来:“人家从大老远来的群众都没看,你来添什么乱。”
这样的做法,对亲人来说,看似有些不近人情,但这却是廖武孝多年来始终坚守的原则。无论是谁,都要一视同仁。每年春节过年回老家芦山洞口的时候,廖武孝总会带上自己的银针,为群众免费针灸治疗,慕名而来的群众挤满了他家的院子,廖武孝却总是不厌其烦地为群众诊治。
医术高超的廖武孝曾经有机会调往州中医学院,在更高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每一次廖武孝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伸向自己的橄榄枝。
“我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惠水人,我爱这片土地,惠水的患者需要我,我要为惠水的老百姓做点事情。”廖武孝的一腔赤子之情,对这脚下的土地和人民爱得深沉。
患者眼中的廖武孝:身怀绝技、平易近人的扫地僧
讲述人:申学武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康复患者
扫地僧是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的神秘人物,潜伏少林寺多年,为人低调,却是身怀绝世武功。
在申学武的眼中,廖武孝就是一个身怀绝技、平易近人的“扫地僧”:不计名利,默默耕耘,用朴素、踏实、平淡践行着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本分,为社会救死扶伤,为国家培养医道人才。
年7月,当时还是贵定县高一学子的申学武,多年来饱受贫血症的困扰,长期身体乏力,脸色苍白,四处寻医问药也没有找到好的治疗法子。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申学武的家人带他来到了医院。
初见廖武孝,申学武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衣着朴素的长者,竟然是名播省内外的精诚大医。当时,廖武孝悉心为他把脉,详细询问既往病史,随后开了一道处方,让他回去吃中药调理。
“就这么简单?”申学武不敢相信,一时间有些懵了。
“你安心回家吃药调理就是。”廖武孝的回答气定神闲。
前后三次调理,最终困扰自己多年的贫血症消失了,申学武元气满满,轻松上阵,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专业。
“妙手回春,药到病除。”为表达自己对廖医生的感激之情,年8月6日,申学武向廖医生赠送了锦旗。如今,这枚锦旗依然挂在廖医生的办公室里,只是那个平易近人的医者却是再也看不到了。
“圣手当归,惠风远行,白纸应表千里光,唯怜泪洒春花冰片冷。灵仙没药,远志羌活,丹皮难书万年青,只见*飞天竹海风寒。”廖武孝的突然离世,众人的朋友圈哀悼声一片。
一颗素心,三分侠气,伴你一蓑烟雨任平生!
斯人远去,幽思长存,当时明月曾照彩云归!
(胡本贵)
本期编排:胡本贵
责任编辑:胡本贵
往期精彩回顾
援鄂英雄帅应凤和欧阳张陈凯旋归来
惠水县召开会议对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再安排再部署
惠水:“土味好花红”上线开通融媒扶贫直通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