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明时节,老传统吃3样做5事不能忘, [复制链接]

1#
北京市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_zx/emwsafw/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与其他节日不同,它兼具了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因为清明节不仅是传统的祭祖节日,它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很多人都只知道清明节是扫墓祭祖的节日,殊不知它也是踏春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好时候。清明时节,万物“吐故纳新”,草长莺飞,正是郊外踏青春游的好时候。清明节扫墓祭祖主要是提醒人们不忘本、弘扬孝道亲情,而踏春游玩也是为了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和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充分提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所以清明时节,老传统“吃3样做5事”不能忘,消灾祈福、好运连连。吃3样:青团、寒食、粽子1、青团青团的名字非常多,比如它也叫艾团、清明果、艾糍、艾草团子等。青团的做法非常简单,直接把艾草汁拌进糯米粉里揉成一个光滑的团面,然后分成小剂子,用包包子的方法包一些豆沙馅和莲蓉馅进去,搓成一个圆球,上锅蒸熟即可。青团在古代主要是作为祭祀用的,但是现在主要是作为一种节日小吃。艾草主要是一种野草,所以现在很难买到新鲜的艾草,所以也可以用一些绿色的蔬菜汁来代替艾草汁。2、寒食清明节吃寒食是因为古代有寒食节这样一个节日。在古代,寒食节是中原一带比较隆重的节日,在这个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最初的寒食节时间非常的长,最长的有天,最短的也差不多要一个月,而三四月份的气温还比较低,长期吃生冷的食物对人的健康是不利的,所以在宋朝的时候,清明节就取代了寒食节的地位,并且融合了寒食节禁火和吃寒食等习俗。现在我国北方依然有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寒食的习惯,比如山东一带的人吃冷饽饽、冷煎饼卷生苦菜、冷高粱米饭,据说这样就不会遭冰雹,而且吃了冷煎饼卷生苦菜眼睛明亮。3、粽子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端午节才是吃粽子,清明节怎么吃粽子呢?清明节吃粽子的习俗主要是在浙江湖州一带,在清明节前,家家户户都会裹粽子,粽子不仅可以当做祭品,而且还可以做踏青带的干粮。粽子相信大家都是吃过的,南方的粽子主要是甜口的为主,用糯米和红枣、红豆等包的。做5事:扫墓祭祖、踏青、植树、放风筝、插柳1、扫墓祭祖清明扫墓祭祖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习俗,也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清明祭祖跟其他节日祭祖不一样,不仅仅要烧纸钱、供奉祭品,还要修整坟墓、去除杂草、添新土,叩拜逝者。一年之中,平日里是不能进行修整坟墓、去除杂草、添新土这些活动的,只能等到清明时节才可以。祭祖一则是表达对先人的尊敬和缅怀,二则在古代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跟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每年都要修整一下坟墓,祈求祖先的庇佑。扫墓的时候年长的人都会跟后辈讲一下先祖的一些光荣事迹和做人原则,让后辈学习祖辈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吸取教训,这就是中国人讲究的一种传承精神。2、踏青清明时节,正是草长莺飞、绿树成荫、繁花盛开的好时候,带着家人一起出游,享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壮丽美景,放松一下心情,享受跟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如果说扫墓祭祖是为了缅怀故人,那么踏青就是为了让人们多跟家人在一起,懂得珍惜当下的人和物。踏青主要是让人们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也体现了人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3、植树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据说是为了纪念教人们耕种的神农氏,后来发展成了祈求长寿的意思。清明时节春阳、春雨都比较多,这时候种植树苗成活率比较高而且长得也快,所以清明时节植树是非常好的。现在的人植树主要是为了保护环境,给后人留下好的生存环境,中国有句谚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放风筝4、放风筝春风和煦,牵着风筝线,在绿色的大地上自由地奔跑,是一件多么幸福快乐的事啊。而且在郊外放风筝,奔跑之后出出汗,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也是非常好的。以前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之后就把线剪断,让风筝随风飘摇,据说这样可以消灾纳福,给自己带来好运。5、插柳清明插柳也是比较熟知的一个习俗了。古代没有天气预报,所以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用来预报天气,古代有谚语:“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还有一种说法是插柳能驱鬼辟邪,因为观世音就是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的,所以古人就觉得柳枝有驱鬼辟邪的作用。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所以与其说柳枝能预报天气和辟邪,不如说是为了让人们学习柳树顽强的精神。以上就是清明时节应该牢记的老传统“吃3样做5事”,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收藏或者转发,喜欢我的美食,记得点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