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年中秋至。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对于中国人而言,中秋节不只是一个节日,不只是天上的月亮与口中的月饼,而是有着诸多美好的寓意和寄托,而是滋养着千年不变的家国情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也称仲秋,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中秋节是月满人圆之夜,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据说中秋节的起源也与农业生产有关。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于是便以“中秋”为节,祭拜土地神和月神。
可见,中秋节里蕴藏着丰收的密码。
我国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汉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苹果、红枣等祭品,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吃团圆月饼。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年国庆与民同庆佳节,中秋与秋色共赏天水一色,在这双节来到的日子,观鉴君祝您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