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野老歌(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张籍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与参与者之一,他的这首《野老歌》像歌谣一般,读来朗朗上口。高额的苛捐杂税让老农生活无依,耕种三四亩地却只能上山采野橡子果腹。官仓里粮食化成了土,而那些富商,珠宝无数,养的狗都吃着肉。这样的对比让人辛酸,也让人感慨:庆幸我们生活在现如今的时代,这个时代给了我们机会:只要你足够努力,你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02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这是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五十首》之一,一气呵成的叙事诗。描述了一个烧炭老人的悲惨遭遇,白忙一场,烧了千余斤炭,本以为能卖个好价钱,结果全为黄衣使者作了贡献。老百姓能不能安居乐业,得看当时的大政方针。今天再也没有了烧炭人的悲惨,也许你依然只是一个打工人,但你是在为自己打工。
03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五月是收获的季节,收获却不让人高兴,劳动者所求的,是劳而有获,最终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他们比月光族惨多了,月光族把钱花在了自己身上,他们的劳动成果却生生被剥夺了。古人希望仓廪实,今人希望腰包鼓。
04农家望晴(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粮食收割了,并不意味着就能丰收,因为还得靠天气晾晒。靠天吃饭的苦楚现在人很难体会到,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农耕方式。曾记小时候,农忙时节盯着天气干活,春耕时冒雨插秧,双抢时正午不能插秧,因为秧苗会被晒死,但却是晒稻子的最好时间段,所以要顶着烈日一次又一次翻晒。秋收时天气好多了,却要防着下雨,雨一来,全家抢着把晒谷场上的谷子搬回家,大人小孩齐上阵,全家忙成一团。小时候交过公粮,却没有饿过肚子,所以农忙尽管很累,留给我的依然是美好的记忆。
05咏田家(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对民生疾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