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虞美人枕上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正规看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皆灰烬,剩有离人影。

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毛泽东首先是位词人,然后是位诗人。如果把毛大诗词人分门派的话,应该是婉约派。他把中国革命史用诗词的形式娓娓道来。如果把作者隐去,这显然就是宋词的表现方式。和李煜的那首《虞美人》相比,表现手法几乎一样,无需华丽辞藻、无需复杂典故,甚至不需要释译,读者读完,马上能理解毛泽东对娇妻杨开慧的思念之情。

毛泽东喜欢填词,胜过作诗,也许是觉得诗的篇幅小、字数少,不能充分表达情感,绝句就更少了。毛泽东诗词按照核心作品和其他作品进行分类,核心作品是毛生前审定并同意公开发表和逝世后经中央审定公开发表的,共计42首,都是精品力作;其他作品是毛去世后,有关部门批准发表或出版的,虽生前未公开发表或出版但在题材、风格上与核心作品相得益彰的,也属于精品作品,再就是包括毛早年和晚年的一些小品诗作、对联、题注等,约60余首。42首核心作品中,词作31首、律诗9首,绝句只有2首。就算把60余首其他作品都算上,绝句也不超过10首。

《虞美人》词牌,相传霸王项羽和妾虞姬被围垓下,霸王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回作临别诗“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遂拔剑自刎,血溅之处生出一种花,此花不但艳丽,且“无风自舞”,人们取名“虞美人”。李煜把花名拿来做词牌名,一首“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脍炙人口流传千年。历史上真实的虞姬是否自刎并无记载,但人们坚信是这样的。人们心目中,虞美人作为霸王的女人是倔强刚强的,其宁死不屈的女子形象千百年来被后世所歌颂。

年春夏之间,毛泽东赴洞庭湖附近考察,思念新婚娇妻杨开慧,路途中随手写下这首《虞美人》。9年后年,中原大战军阀混战,蒋介石无暇顾及井冈山根据地,朱毛红军经营的井冈山根据地脚跟立稳,形势较好,此时李立三主持中央政治局工作,立三“左”倾盲动主义开始抬头。年6月11日,李立三主持的中央政治局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决议案,命令红军主力开始攻打长沙、南昌、武汉等大城市,彭德怀带领红三军团曾一度攻占长沙,李立三继而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宏伟计划,最终失败。遗憾的是,红三军团7月占领长沙未能接出杨开慧,10月湖南军阀何键杀回长沙,逮捕了杨开慧,让其断绝与毛泽东的夫妻关系,开慧拒绝,11月14日,杨开慧于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9岁。

“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应该说,上世纪20年代初期,杨开慧家不但资助了毛泽东开展革命活动,也资助了长沙地区的革命活动,对早期的党的组织建设是有大功的。年1月17日,开慧父亲北大杨昌济教授去世,开慧哥哥杨开智扶柩回湘,4月毛泽东以半生半婿的身份陪同开慧及杨母向振熙回长沙。回长沙后的这段时间,说毛泽东穷困潦倒并不为过,毛泽东随开慧住在长沙板仓冲的杨家老宅里,直到年10月毛泽东租下清水塘的房子,夫妻二人才从板仓搬到清水塘。看时间,年4月-年10月,这是不仅是毛泽东开展共产主义早期活动是时间段,也是长沙共产主义组织从无到有、积极活动的时间段,由于毛泽东在该地区、该时期的核心地位,杨家是积极支持的,出钱、出力、出场地,还出人,杨昌济生前是大教授,大教授的收入在当时社会是最高一级的,所以在杨教授刚去世后的时间段,杨家的财力还可以。毛泽东杨开慧是年底的那个冬天正式结婚的,具体时间好像没有人记得清,年在延安接受埃德加斯诺记者采访时,毛泽东本人也不能给出一个大致准确的时间。正式结婚大约1年后开慧正式入党,2年后毛岸英出生,3年后毛泽东已经是中共中央执行委员,而且马上就要是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了。毛泽东在开慧和杨家的照顾下,从穷困潦倒逐渐迎来人生的第一个小高峰。

电影《建党伟业》中,杨开慧是由演员李沁扮演的,很美丽,但在人们心目中,开慧之美丽胜过演员。如果把杨开慧比作中共版虞美人,似乎也没那么恰当,但她宁死不屈的女子形象又如此的真实。

年7月27日,彭德怀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占领约4天之久,毛泽民的原配发妻王淑兰、共产党员乐天宇等一大批共产党员都获得了解救,但很遗憾共产党员杨开慧没被接出来。

历史,一两句话根本说不清楚。

年中共一大前,毛泽东给杨开慧写了《虞美人枕上》,年12月三大后,毛泽东处于人生的上升期,不但在三大上当选中央局执行委员、中央局秘书,而且马上由长沙去上海转广州参加国民党一大,马上就当选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宣传部部长了。12月离开长沙离开开慧时,写了《贺新郎别友》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竟一语成谶。对于发妻杨开慧,毛泽东难以释怀,和后来贺子珍、江青的感情都不一样。年,毛泽东杨开慧做媒,介绍杨开慧福湘女子中学的同学兼好友李淑一和毛泽东的战友柳直荀相识并结婚。年柳直荀在湘鄂西洪湖苏区肃反扩大化时被错误杀害。年,毛泽东在北京接见故友李淑一,爱屋及乌,写下那首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杨开慧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县东乡板仓冲,这里是不仅是杨开慧曾经居住的地方,更是杨家老宅接纳、资助毛泽东从事早期共产主义革命活动的地方。墓前有杨开慧汉白玉塑像,墓顶由磨光汉白玉安砌成长方体,墓碑体由红砖安砌,磨光全黑大理石砌面,碑面用金色字体镌刻着的正是这首毛泽东著名词篇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

年6月,“别梦依稀咒逝川”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家乡,在长沙毛泽东接见了杨开智夫妇和李淑一,第一次见到了湘潭地委书记华国锋,他觉得这个人还不错,他对华国锋等人说:“她就是李淑一,开慧的好朋友。前年她把悼念直荀的词寄给我看,我就写了《蝶恋花》这首词和她,完全是照他的意思和的。”李湘文在《毛泽东世家》一书中说,年章士钊在一次登天安门城楼观礼时,曾当面问毛泽东“骄阳”作何解释,得到了毛泽东的答复,章士钊在所撰《杨怀中别传》中说:“越二十余岁(是指开慧牺牲20多年了),毛公填词,有我失骄杨句。吾乃请益毛公,何谓骄?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