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哪家好 http://www.xxzywj.com/m/7年前的夏天,静安区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五(6)班36名毕业生各自封存了一份“时光胶囊”,作为离别的纪念,也是给未来自己的“梦想”礼物。7年后的昨天,时隔天后,当年的毕业生里有25位重回熟悉的教室,和熟悉的师长一起拆开尘封的时间囊,重温自己的童年记忆和理想希望。
图说:拆开尘封的时间囊新民晚报记者孙中钦摄(下同)
许下友情承诺已兑现
两张视力单、五年级最后一篇日记、一封写给未来的信……“6月13日,晴,星期五。这是小学里的最后一篇日记了。……贾老师的一大爱好,就是看球。恰好我也酷爱足球。于是,我们便有很多的共同话题。”如今已长成一米八的蒋欣路在启封仪式上重读了这篇关于“贾老师”的日记,并生动描述了当年身为“小球迷”的他和贾老师各有支持的球队,以及两人间“水火不容”的站队关系,引得活动现场阵阵善意的笑声。
“拆开时光囊的瞬间,小学的记忆全部涌入脑海。”蒋欣路说,两张视力表是为了提醒未来的自己注意用眼健康,而信则是对友谊许下的承诺——“希望和好朋友龚涪贤友谊长存”,而这份承诺一直被他坚守着。尽管小学毕业之后,蒋欣路和龚涪贤进入了不同的初中就读,但是他们的联系从未中断过,至今仍是无话不谈的好友。
更加坚定人生梦想
启封仪式的主持人之一马悦悦从小就是班里的活跃分子,做事历来有计划也有条理。在她的时间囊信封上,整整齐齐地罗列着近20项的物件清单。她告诉记者,当时为了挑选合适的物品放入时间囊,她足足思考了有一个多星期,甚至专门为自己的梦想制作了一份“未来小报”。“未来小报”里有小学最后一篇幻想日记,有“所有的钱=50%实际需要+30%投资+20%为梦想储蓄”的“存钱”计划,更有“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去法国做中外交流小使者,能吃‘正宗’法棍,在埃菲尔铁塔下拍一张迷人的照片”的许愿树等板块。在这7年里,马悦悦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而如今她确实也已逐梦成真,即将进入美国一所高校学习法语相关专业。“重新解封时间囊,部分梦想已变成现实,但还有许多需要更加努力,比如,关于说话艺术、交友的提醒,未来仍会继续指引我为了变得更好而努力。”
胡君霖的时空囊是所有的时空囊里最沉甸甸的一份,里面塞进了一本语文书、一本诗集、一份日记以及一支修正带。“我小学时就爱读诗,因此‘存’了语文和诗集并不奇怪。但看到修正笔时,我也有点茫然,还以为它只是不当心‘遗漏’在时光囊的物件。”但是,当他重读自己给自己的信时才知道,修正笔正是时光囊里的“惊喜彩蛋”——“开启时光囊之后,不妨用一下放在里面的修正带。当它划过的时候,想一想过去的自己,想一想自己的坚持。”
胡君霖说,时光囊不仅封存的是童年的快乐记忆,也寄存了找寻自己的初心。“这份童年的记忆提醒了我,选择任何人生道路,过去的终会过去,不妨学会随遇而安,相信未来。”
重新思考再次出发
“7年,天的等待结束了。孩子们在7年前的时光囊里到底放了什么?我也从未偷偷打开看过,今天终于公布答案了。”一师附小的老师们都知道大队辅导员贾为卿有一个神秘的黑色牛津布箱子。7年里无论是学校大修还是2次搬家,贾为卿总是随身带着这个有点破旧的黑箱子。直到昨天,大家才知道,原来箱子里珍藏着贾为卿第一届学生的时光胶囊。
“‘时光胶囊’这个词,相信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通常会把自己意义非凡的物件寄存,等待若干年后打开。”届五(6)班是贾为卿第一个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他说,7年前和孩子一起封存时光囊,许多人或许觉得不过是玩笑,如今将这个玩笑变成现实,希望能让孩子们找回儿时的梦想,绵延友谊的承诺,也能拥有一颗永葆积极乐观的心。“选择18岁高中毕业后重新启封,除了让他们看到自己7年来的成长和曾经的期许,也希望能触发他们思考未来新的目标和梦想,重新出发。”
新民晚报记者马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