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可关注 [复制链接]

1#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峨眉山月歌

1、走近作者

李白(-),字太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表现出藐视权贵的傲岸精神,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其作品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2、文白对译

峨眉山月半轮秋,

翻译: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影入平羌江水流。

翻译: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上。

夜发清溪向三峡,

翻译:夜里(我)从青溪驿出发奔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翻译:想你又见不到,(只有独自一人)去往渝州。

①半轮:半边,半个。

②平羌: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于峨眉山东北。

③发:出发。

④清溪:即青溪驿,在今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⑤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重庆、湖北两省市的交界处。

⑥下:顺流而下。

诗词赏析

首句从“峨眉山月”写起,点明了诗人远游的时令是秋天。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读者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中“影”指月影,“入”“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隐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也暗写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次句景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诗人正连夜从青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乡友人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穿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即,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诗中咏月的地方,都在抒发诗人江行思友之情,情韵悠长。

二、江南逢李龟年

走近作者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诗中忧国忧民的涕泪,人道主义悲天悯人的情怀,铸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

文白对译

岐王宅里寻常见

翻译:  当年在岐王府里经常见您演出,  

崔九堂前几度闻

翻译: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您的歌声。

正是江南好风景

翻译:此时正是江南风景绝好之际,

落花时节又逢君。

翻译:没想到却在落花时节又与您相逢。

①李龟年:唐玄宗时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

②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封岐王。③寻常:经常。

④崔九:指殿中监崔涤,唐玄宗的宠臣。“九”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

⑤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剩余37%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