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名人,他总给人一种哥虽不在江湖但江湖上早有哥的传说的那种感觉。王安石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为他从不混迹圈子,一直都是独来独往。别人都绞尽脑汁想进京当官,而他却非要留在地方上,不仅不自己努力进京,就连京城召唤他,他也是百般不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故意营造的这种神秘感,反而是他拒绝的越多,他自己的名气也就越大。
而王安石为什么要拒绝进京做官呢?史书里有两种说法,赞美的说他看淡名利,而批判他的则说他故意表现想争取更大的名义。
关于这个问题,人家王安石自己也说过,就是因为家里人口多,上有老下有小,自己一个人进京当官又放心不下家里人,所以得留下来照顾家人。可能王安石的原因就这么简单,但我们中国有个特色,那就是越简单的理由,大家就越当借口,非得挖个坑给他才肯罢休。
王安石曾发自肺腑地给仁宗写过一封长信,他的意思是这个国家已经千疮百孔,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改革迫在眉睫。虽然宋仁宗没有理他,但是他的粉丝却长了一大堆,就连宋神宗的老师也被圈了粉。
宋神宗上台之后,他就马上把王安石给招来了。王安石是一个不能用那个时代标准理解的人,因为他几乎全无人生经验。甚至皇帝授予他官做,他不想干,连圣旨都不愿意接受。这就是当时大多数人,认为她矫情虚伪的原因,按照人生经验推脱是必须的,但是推脱得差不多就得接受也是必须的,否则就是伪装的假圣仙了。
此外,王安石对生活的要求也低到发指,他不讲究吃不讲究穿,甚至连基本的清洁也都不讲究。长年不洗澡,不换衣服,身上甚至起了虱子,离着老远都能闻到臭味,而他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读书和思考之上了,这跟某些古希腊的哲学家倒是十分相像。
王安石进京之后,什么都还没干,就得罪了一大帮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什么都没干。在欧阳修看来,王安石之所以能够名扬天下,是因为他把王安石推荐给的宋仁宗,而王安石眼看就要发达了,居然不来拜访自己。他不是个小人是什么?
而韩琦曾经当过王安石的老上级,等到王安石要进京了,也不见这个王安石来拜访自己,这不是故意是什么。于是,王安石就把这群情商出众的老名人们都给得罪光了。
再后来,宋神宗决定听取王安石的意见进行改革。至于他为什么会突然决定改革,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要养的人太多,他自己又缺钱。自己已经各种花样的收税,苛捐杂税名目众多,如果再强加收税的话,非引发暴动不可。在这种情况下,宋神宗只能选择改革了,逼不得已被迫的那种。
在宋神宗准备实行王安石变法之初,司马光就曾极力反对过王安石的变法,两人在改革的理念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不过宋神宗最终还是选择相信王安石。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王安石变法这件事到底是好是坏,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争论。直到今天,王安石仍然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于网络(注:本文知识点和重点采用粗体字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