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凉的沂蒙山,李仙洲由于身份特殊,先被安置在了一个普通的农舍,随后有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
那人叫陈锐霆,曾经是李仙洲的部下,现在是华野特种兵总队司令员。“*座,久违了。”李仙洲抬头一下,叹了一口气:“原来是你。”
陈锐霆笑着说:“我会尽快把你送到联络部治疗伤势,这里的条件你是知道的,请多多包涵。”陈锐霆言语中全是客气,全是尊重。
李仙洲此时终于释怀了,他或许也知道了为什么国民*会一败涂地了,看着自己昔日的爱将,他竟然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当着陈锐霆的面呜呜哭了起来。
几日后,他见到了华野司令员陈毅,这是战场上的老对手,更是曾经的友*伙伴,陈毅笑道:“李先生,您受惊了。”
解放*高级*官亲自来看望,李仙洲又悲又喜,他想问陈毅些什么问题,比如“我会被处死吗?”“现在战场上形势如何?”但他一个问题都没有问,而是说了一句:“陈先生,久仰久仰。”
陈毅蹲下看了看李仙洲的伤口,然后感叹说道:“你福大命大,子弹没有伤到骨头,放心吧,好好养伤。”
陈毅一句话把李仙洲给说懵了,一个将死之人,何谈“好好养伤”?带着不解,李仙洲住进了监狱,在这里他见到了曾经的多个战友,一起被俘虏在了这里。
年10月,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晚,李仙洲和60多名战犯被秘密押送到了一艘轮船上,李仙洲不知道要去哪里,只知道越来越冷,到了目的地才知道,这里是北方以北的佳木斯战犯管理营。
冬天这里的温度足足有零下三四十度,李仙洲在战争年代吃过苦,每次洗澡都用冷水洗,惊呆了工作人员,日后他回忆,在佳木斯那几年,他度过了监狱中最“有趣”的时光,大雪封门都是常有的事情。
一直到年1月,他被集中转移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老朋友,老同学们,杜聿明、宋希濂、曾扩情、*维等等都在这里。
更有趣的是,他还遇到了自己在莱芜时的长官王耀武,真是造化弄人,山东一别,足足有8年了,李仙洲感慨不已,但到了这里大家都一样,都是同学了。
李仙洲饭量大,一次能吃七八个馒头,五六个窝窝头,*维看不下去了:“你咋着这么能吃。”李仙洲反驳:“还不让吃了?这不比打仗轻松?”
李仙洲在被捕时心里一直的想法是,在共产*的监狱估计要关到老死,如果是国民*的监狱,估计活不过一天。
但李仙洲的这种想法慢慢被打消,他发现这里的工作人员对他们很好,医院看病,而且允许提意见,还鼓励创新。
工作人员的这种对犯人的人性化,让李仙洲不理解,他长期在蒋介石手下干活,认为战犯是没有人格的,如今这一切打破了他的认知。
直到年,监狱突然传来了毛主席要特赦战犯的消息,那一刻李仙洲恍然大悟,原来在共产*这里,是可以改造重新做人的,他热泪肆流。
遗憾的是,第一批特赦的名单里并没有他,开会时,他静静地坐在后面看着被特赦的同学心里很是羡慕,他举起双手为他们鼓掌,眼泪肆无忌惮地流,他说:“毛主席太伟大了。”
不料,一年后,他终于迎来了毕生难忘的日子,那天他和沈醉范汉杰等被第二批特赦,从一个国民*战犯变成了新中国的公民。
他出狱后才知道,原来是周总理点名特赦的。周总理日理万机,但他十分关心战犯的改造工作,对战犯的情况非常了解。
经他口头指名特赦的人不在少数,而由他以文字指示形式指名特赦的却只有两人,一个是*淑,一个就是李仙洲。在相关部门草拟第二批特赦名单时,原来没有李仙洲的名字,周总理得知后,便指示“一定要加上李仙洲的名字”,这样,李仙洲才被第二批特赦。
其实周总理和李仙洲本来就有师生之谊,在*埔*校的时候周总理是*治部主任,李仙洲这个老大哥毅然抛妻别子,千里迢迢来到广州,周总理一直记得。
周总理
特赦的时候,李仙洲已经66岁了,周总理和他交谈的时候回忆起来当年在学校的一幕幕,让李仙洲感动不已。
周总理说:“当年在*埔一期,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你和曾扩情,因为你们的年纪最大,比我还大,所以我印象很深。”
李仙洲没有想到周总理居然如此关心自己,他抽泣着说:“是学生过去不争气,做了很多错事,辜负了您,但请您放心,从今以后我一定好好做人。”
周总理拍拍李仙洲的手背说:“对啊,我们不要一直纠结过去,一切要朝前看。”一句话让李仙洲大声哭了起来。
此后,为了让李仙洲生活过得去,周总理特地让工作人员给他买了新衣服和新鞋子,还专门请几个曾经的学生吃了一顿饭。
可岁月不饶人,就和李仙洲一样,大多数被特赦的同学都已经年过半百,步入了晚年,毛主席特批,这些人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国家会尽可能地照顾。
李仙洲说自己想回家了,周总理请示了毛主席后,也同意了他的想法,最后他被安排到了济南,出任山东省*协秘书处的专员。
有了工作,也回到了家乡,晚年的李仙洲平日里就写写字,养养花,含饴弄孙,生活的十分惬意。虽然晚年生活惬意,但他一直不会忘记毛主席和周总理对他的恩情,他表示:只要国家需要,我一定挺身而出。